174.正戏上场(2/3)
说完他便拿出了后续检查的结果,确实流感病毒的IgM是阳性。有快速反应的IgM就说明免疫系统并没有问题。
证据摆在面前,他们不得不信。
可整个免疫应答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些学生都不是免疫专业,只是在医学院里学了个皮毛而已。B细胞、T细胞,甚至细分后的各种T细胞还说得上来,可要触及干扰素和一大堆补体,就不一样了。
“病因确实很蹊跷,但不是病人现在的头等大事。”贝丝建议道,“流感既然出现了抗体,那两三天内就应该康复。等病人彻底痊愈后,可以再去免疫科完善检查。”
这个建议看似甩锅,但却完全符合现代医学的诊治理念。
急诊医生拿手的是诊断和维持治疗,说难听点就是保证病人能活着见到相对应的专科医生。当病人病情稳定或者已经找到了明确病因后,确实应该转手交给其他医生。
专科专治才能有效降低误诊率,这么做才是对病人尽心负责。
不过贝丝希望的流感康复并没有出现,在考恩特的描述下,病人病情急转直下。
入院第37天出现抗体,38天体温自然回落到度左右,头疼和全身疼痛都有明显好转。按一般流感病程,第39天,也就是抗体出现后的第二天流感病毒就应该被清除干净。但病人的体温却又再次拔高,度。
“又来?”
“这都第几次了?”
如此反复的高烧低烧不仅折磨着病人,也同样折磨着床位医生。在他们看来,病毒和细菌就像在买票窗口前排长队一样,轮流买着进入病人身体的入场券。
“怎么,这就不行了?”考恩特看着有些泄气的年轻医生们,笑着说道,“你们以为这次流感是第二阶段的后半段?”
“难道不是吗?”
“流感只是第二阶段的转折点而已。”考恩特对之前的诊疗经过还记忆犹新,“流感过了之后才是真正的第二阶段后半,发病的凶险程度和时长都远超第一阶段。”
再次陷入高烧漩涡中后,病人出现了很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惊厥、肌强直、痉挛和共济失调,甚至脑膜刺激征和呼吸衰竭,就像是过春节一样,把病人的脑子当成了春晚舞台,轮番上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