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谁来灭蚊(3/4)
站在他身边一位三十多的男子点点头,立刻拿出了手机,走出了门口。
“不能全靠蔡萍一个人,我们自己也得想想对策。”
王长鸿这时想到肖玉以前援助过其他国家,虽然不是传染病学出身,好歹也在那儿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多少应该见过类似的病人。所以他首先想到的还是肖玉:“接下去我们该做些什么措施?”
肖玉看向窗外绿树成荫的绿化带,说道:“无非防治蚊虫,排查疑似病人这两点。”
丹阳医院为了改善病人的休养环境,在院区周围造了大片环绕绿化带。中央还设有喷水池和小花园,这些都是蚊虫滋生的重点区域。
院区外南北是相互平行的交通干道,再外是钢筋水泥铸成的商业区,都是空调常开的高楼,危险性倒是不大。但东西向是成片的居民区,紧挨着绿化带,也是重点防治对象。
防治蚊虫方面,肖玉也想到了科室里的杀虫剂,但如何排查疑似病人实在不是她的强项。
登革热潜伏期3-15天,起始症状就是发热、畏寒、肌肉酸痛,很难靠这些做判断。而能立刻确诊的抗体检查只有疾控中心才有,不可能每个出入医院的人都抽上两管血,从血象上进行排查。
速度太慢,还是有创检查,关键是这一大笔钱谁来付?
更何况还有处于潜伏期的、症状轻微的甚至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存在。
遗漏了这些人,整个排查工作等于全部泡汤。
这时蔡萍结束了会诊,和实习生一起从外急冲冲地跑了进来:“肖主任,老王,原来你们都在这儿啊?”
“你可算来了。”王长鸿心里憋着的一股气总算松了小半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