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真身(2/2)
“啊,对!好!”两个年轻的研究生都有些忙乱了,一起奔向门边桌上的座机——因为文物库里没信号,但其实门边桌上也只有一部座机……
在这忙乱和围观的吃瓜群众之中,“孙小文”不经意间将一块散落在地上的“剑鞘”碎末踩在了脚下,旁边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手中的长剑,无人注意到这不经意的一幕。
同样身在核心圈子里的杨天婷这时也反应了过来,她急忙走上两步:“孙总,把剑给我吧?千万小心一点,小心一点……”
她像呵护婴儿一样,轻轻地又无比小心地在“孙小文”手中接过长剑,右手抓住剑柄,同样戴着白手套的左手轻轻地托着剑身,以近乎虔诚的神情和动作将长剑放回了那个玻璃柜子,熟练地锁上了柜子,重新按下充入惰性气体的开关,才松了一口长气。
有几位年轻的老师或研究员就想近距离看看这显露真身的文物,但那几位老教授的一人喝道:“都不要动,这剑鞘也要保存好!”他激动地手指着地上那一堆黑色的“剑鞘”,“历经千年,居然能保证这长剑而没有腐锈,恐怕不止是长剑本身的原因,说不定与这剑鞘也有很大关系。”
旁边那位头发全白的老教授也点头附和:“是的,要分析一下这剑鞘的材质,我们的古人早在上千年前就有如此高超的防腐防锈技术,真是神奇啊!”
两位教授应该是这文物库里的学术权威,他二人这一发声,制止了一时头脑发热的年轻人们,所有人不约而同向后撤了一步,空出了一个大圈子。
杨天婷带着三个年轻的研究人员,分别从四个方向,向圆圈中央位置一点点地用镊子捡起“剑鞘”碎末,装进透明的塑料袋里面,地上真的就只剩下黑色的碎末了,如果不是在场的人员,很难把这些黑色的碎末与剑鞘联系起来。
外围的人员早就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全都过来搭把手,有的负责把杨天婷他们手中的塑料袋接过来,再递上新的塑料袋,有的负责在清空的工作台上,把塑料袋一个挨着一个地摆的整整齐齐,还有的已经打出标签,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将塑料袋贴上标签。虽然考古是属于文史科,但做学问也是十分严谨的。
只是苦了站在圈子中间的孙小文,这时孙武已经不再附身,但他却发现自己还是动不了,他被那个老教授的话吓住了,觉得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只能傻站着。这一圈人之中只认识一个杨天婷,但看着杨天婷那么一丝不苟地捡起“剑鞘”碎末,又不敢开口打扰她,这个尴尬就别提了。
这时,文物库的防盗门“滴-答”两声轻响,历史学院的钱院长已经风风火火地扑了进来,能看得出来,他也非常激动,以至于把另外两位学者型的领导都甩在了身后,孙小文估计那就是这所大学的校领导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刚才有人说打电话通知的校长和书记。这里的众人忙不迭地打招呼,但七嘴八舌,两位领导微微示意,没有说话紧随着一言不发的钱院长往里走。孙小文这时也不知道到底谁是闵校长,谁是梁书记。
钱院长进来直接扑奔那个充满惰性气体的玻璃箱,眼睛放着光,仔细端详着玻璃箱里的青铜长剑,嘴里啧啧有声。这一刻,他兴奋的神情不像是一位国内顶尖的文物考古专家,倒像是头一次看到新奇玩具的小孩子。两位校领导也站在他的身侧,其中一位张口问道:“老钱,你看这剑现在怎么定级?”
钱院长眼睛里已经全是这把长剑,嘴里回答道:“至少是国家二级文物,搞不好是一级。”
那位校领导得到答案,神情更加一振,“真没想到啊,这件春秋时代的古剑应该是你们文物库里年代最为久远的吧,可惜之前一直说我们现在的考古手段还无法对剑鞘进行完美的剥离,我也以为我退休前,不,我的有生之年也见不到这柄剑的真身呢!”
另外一位校领导,这才问道:“今天这柄古剑是怎么现出真身的,刚才你接了电话也没讲清楚。”
钱院长这才收回一些心神,“刚才我接到电话,也是说得不清不楚的,我刚才还在将信将疑呢?”他转头看见,已经完成碎片收集的杨天婷,“杨老师,这是怎么回事,你过来说一说。”
杨天婷“唉”的一声答应,一转头才看到孙小文还直愣愣地站在那里,“孙总,你怎么还站在这里?快过来啊!”
孙小文看这架势也是要有一番交待了,硬着头皮跟杨天婷走了过去,刚走了两步,他下意识地回头看来一下自己刚才一直所站的位置,地上已经没有那块被孙武附体时踩住的碎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