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命案又起(2/2)
蔡之翰大骂一声,“真晦气!”随即快步朝着锦衣卫衙门走去。养娘在身后紧紧跟随。
由于蔡之翰今日换上了锦衣卫的飞鱼服,百姓们自然认识飞鱼服的身份,心中忧恐不已,纷纷让路躲开他。
虽然这身常服很拉风,但是蔡之翰完全没心思管这些。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京中的连环shā • rén案。
当值的兵部右侍郎毕懋康。
致仕的前内阁首辅成基命。
以及一名身份不明的年轻女子。
这三名死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层层迷雾之中,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想到这里,蔡之翰的眉头不禁地紧锁了起来。
他的宅子在日中坊,而锦衣卫衙门在西江米巷。从宅子出来一个时辰后,他才与养娘赶到衙门。此时,已是气喘吁吁。
待他看见同僚们都列成几队,索性他让养娘先行离开,待他点卯结束,再与养娘会面。
……
“内阁首辅成基命昨日被杀了!”
这句话似是惊天霹雳,迅速在人群中爆炸。
锦衣卫衙门中,十七个千户所的正副千户,正在恭候新任掌卫事邹之有的到来。千户们纷纷猜测凶手是谁,唯有一人漠不关心。
这人正是“死而复生”的蔡之翰。
蔡之翰官职是总旗,在众多千户中实在是不入流,索性就站在了人群的最末,丝毫也不起眼。
他年尚十八,身穿一袭素衣,补丁很是扎眼。唯一一件保暖的袍子,也送给了无理取闹的老乞丐。
阵阵寒风吹来,他的心中一阵懊悔。
“淦,就不该送人……”
蔡之翰蜷缩着上身,心中怒骂着那名老乞丐。
新上司到来,同僚们纷纷置办新的公服。只有他身着素衣,一枝独秀。
不过,并没有人注意到他。
他只是正七品的总旗,平日里连自己的顶头上司都见不到。今日这么多的五品千户官们自然也是不认识他的。
别人也想不到,今日是锦衣卫高级干部会议,根本不会混进来一个七品的总旗。
而且,蔡之翰这个名字在锦衣卫中就是窝囊废的代名词。
试问,有谁会关心一个窝囊废的穿着呢?
“成大人致仕两年,万岁爷三请入阁。怎么就突然被歹人谋害了?”
“被大卸八块,尸块埋藏于院中,头颅悬挂大门上。凶手看来与首辅定有血海深仇。”
“大门上还写下‘弥勒下生,普渡众生’八个大字,白莲教断然逃脱不了干系。这帮龟孙儿,就该满门抄斩!”
……
几个千户将话题引向白莲教与流寇。
蔡之翰竖起自己的耳朵,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
有明一朝,大案奇案都是让白莲教背黑锅。
蔡之翰站在人群后面,虽想加入进去,但被同僚们一阵排斥。
谁让他官品太低呢!
看着千户们都不积极,邹之有义正言辞说:“万岁爷有旨:破获此案者官升一阶!”
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愿意揽下这个差事的。
想要升官,就要上交“贡钱”。
何为贡钱?便是贡献给明军的军饷钱。这是崇祯皇帝定的规矩。崇祯皇帝收不上税赋,只好盘剥各级官吏,买-官卖官。
就连明军士兵也是要拿出一部分薪水,上交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充任军饷。
对他们来说,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便是最舒服的姿势。
想让他们做事?门儿都没有!
看着没有一个人愿意侦办此案,邹之有的脑袋就要炸了。
如果不能查明此案,崇祯皇帝就要拿自己当替罪羊……
就在这个时候,蔡之翰上前一步,高声喊道:“属下蔡之翰愿领差事!”
邹之有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衣着虽破旧,但深邃的眼窝之中却隐藏着无穷的力量。
再看两眼的话,邹之有就会忍不住大喊两句,“好样的,年轻人!”
同僚们却嗤之以鼻。
——谁不知道蔡之翰前几日忧惧而死?
如今死而复生,又被新任掌卫事邹之有忽悠查案子。
当然,根本不会有人替蔡之翰这个窝囊废出头的。
就连蔡之翰的顶头上司,南司佥书骆养性都是一阵窃喜。
这次有人背黑锅,锦衣卫们自然是高兴。
自打蔡之翰进了锦衣卫,破案率一直是最低的。若不是荫叙当了总旗,恐怕凭借立功一辈子也当不上军官。
“汝有信心否?”
“那是自然。还请都督放心才是!”
“好。不愧是亲军卫,不惧艰难险阻,为生民计,为万岁分忧!”
……
看着蔡之翰信心满满的样子,锦衣卫掌卫事邹之有当即宣布,由他负责侦办此案,各司房通力配合。
邹之有这个老狐狸也是聪明。他明知今日不会有人领下差事,索性他在正式到任前先行去看望死而复生的蔡之翰。
对他来说,他对蔡之翰的期望并不大。只求蔡之翰老老实实地当大家的替罪羊。
成基命从内阁首辅任上退下已三年,与朝臣几无联系。前几日他的宝贝孙子成亮失踪,府邸内外搜查千百遍,就是不见踪影。就在成府上下坐立不安时,突然有个小乞丐来访,并塞给了他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人在大名老宅,速来”。
成基命带着仆人赶往大名府的成家老宅,到了第二天,一行人就此没了消息。家人迅速报官,大名府衙役最终在老宅发现成基命的尸体。
现在所有人都认为是现任内阁首辅温体仁所杀。五年前温体仁入了阁,就四处结党营私,排挤成基命。袁崇焕被问罪,成基命没有值班,最终温体仁用这个借口赶走了成基命。
可以说,温体仁与成基命乃是死对头。现在成基命死了,朝臣们第一个怀疑的便是温体仁。
蔡之翰身旁的同僚再次嘀咕了起来,声音好似蚊声。
同僚们说起最近的传闻。崇祯皇帝三请成基命入阁,成基命已有入阁之意。温体仁便突然宴请成基命,宴会上二人发生激烈争吵,随后不欢而散。
排挤政敌还需谋杀?
蔡之翰的直觉告诉他,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有明一朝,党争不断,尤以万历之后最甚。成基命在党争之中中立,清白做官,最后却被排挤致仕。如今成基命一死,内阁首辅温体仁与次辅钱谦益开始了互相攻讦。
钱谦益乃是东林党魁首,与温体仁争夺首辅之位失败,一直怀恨在心。成基命素来有“清白相公”的美誉,如今惨死家中,自然成了钱谦益攻击温体仁的借口。
“东林党人声称温大人曾写书称颂魏阉,并与魏阉心腹崔呈秀交好,所以温大人乃是隐藏极深的阉党余孽。”
“传闻温大人为一娼妓之父作后台,娼妓之父被抓后,温大人又shā • rén灭口。看来温大人很喜欢shā • rén灭口啊!”
……
千户们在小声讨论,堂官并未加以制止。所有人都认为凶手乃是现任内阁首辅温体仁,恐怕案件侦办起来难度很大。
……
崇祯八年(1635年)冬十月,乌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