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千古第一对(1/2)
“既然无人上场,就由我来打头阵吧。”此时一个青色对衫打扮的文士走上前去,掀开第一块展板上的遮布,看了一眼,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提笔写上,然后再去看第二块展板,这次倒是苦思良久,最终对边上的宿老们揖了揖手,表示放弃,后退了下去。
众人一脸期待的望着他,希望能从他脸色和眼神里看出些什么,不过青衫文士只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默默下去坐着喝酒了。
此后倒也陆续有几个才子上去揭对了,不过最多只能撑到到第三联,均败在第四联上面,上去揭对者无不苦思良久,扼腕叹息。
其实这第二轮比试同一时间段内并非只能一人参与,而是每个人只有一盏茶的时间,也就是一刻钟,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十五分钟左右,必须得在这十五分钟之内把五个对子全部对出,不过光对出还没用,必须得尽量工整,狂公、吕公、杨知府这三位宿老都认可才行。
你可以上去把五个展板都揭开,记住所有的上联,然后走到一旁或者回自己座位思考,按顺序写出五个下联即可,中途严禁与他人交流。只不过有些人记忆力不好,另外就是怕回去后没有记住某些细节导致写下联的时候忽略掉什么,而达不到工整的要求。
都说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所有才子名士都是全才,有的擅长作诗,有的擅长写词,而有的人则擅长对联。所以每年的金陵诗会才会分出三个魁首,可以发现不同领域的有才之士。
自前朝开始,金陵诗会从未有过双魁首加身的,至于连夺三魁更是想都不敢想。
光以难易程度来看,作诗和写词到还好,每个人都可以提前准备,无非就是以“月”和“中秋”为主题,不管是你是玩月也好、赏月也罢,甚至思月也行,只要符合中秋佳节的主题都是可行的。但对对子则没那么容易了,首先所有人事先都不可能知道题目是什么,必须自己上去揭开才知道,其次每个人都只有一盏茶的时间,这必须要求你才思敏捷,有急智,且善于此道才行。往年就有挺多回金陵诗会只有两个魁首,少的就是在对对子这一轮比试上。
所以沈彦之前才能这么放心大胆的和曹奕对赌,一来大自炎朝建朝一来,尚无双魁首的前例,二来以他对曹奕这么多年的了解,曹奕根本不可能有这等才能。但是世事难料,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曹奕早已不是原来的曹奕了,而是一个有着无数诗词题库、历史资料库在身的现代穿越者。就好比同样都是游戏玩家,一个连脚本都没,一个已经开着最顶级的wài • guà了,两者的认知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线,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曹奕在下面倒也瞧着有趣,看着诸多人生百相,自己一个人也能乐呵良久。实在是因为每个人的各种表情太过丰富了,有对出来了欣喜若狂的,有对不出抓耳挠腮的,有苦思良久像便秘的,也有一脸严肃面瘫的……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的表情包聚会。
不过在曹奕乐呵他人的时候,他自己也被沈彦所乐呵着。沈彦看着曹奕一幅时而莞尔,时而低头憋笑的样子,也是冷笑不已,内心各种花式惦念:“笑吧,笑吧,巴不得你不去参加”……“到时候有你哭的”……“最好你直接放弃这轮比试”……
此时曹奕突然正了正坐姿,因为他看到之前在作出《中秋》一诗的司空晔起身准备去揭对了,曹奕也想看看,这个级别的才子,能完成几道。
司空晔上前的时候,转过头来看了曹奕一眼,彼此互相点了点头一番示意,随后,在大部分人的注视下,走了上去。
第一道,看了一眼,随后提笔开始写字,但就在下笔的那一刻,又停顿了会儿,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最后摇了摇头,还是写下去了。
第二道,同样的沉思了一会儿,反而果断的下笔了,径直走向第三道展板,揭开遮布仔细端详了几遍,又退回来在案几前闭目思考了一段时间,在纸上刷刷刷的写着。
第四道,思考的时间愈加久了,就在曹奕以为他要放弃的时候,他终于提笔在纸上写着些什么。不过看他的神色,似乎对自己写的不甚满意。抬起头看了看最后一块展板,似乎在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最终下定决心走上去揭开遮布,看了一眼,便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似乎十分困难。最后还是放弃尝试,像三位宿老告揖,然后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