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怒(1/2)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一杯薄酒,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汪国真《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又是一年二月中,长安城外的早春早已不再是当年的一片荒凉。
这十年来因为王允那些凛冬无法耕作的土地已经被辛劳的民众耕作上了作物。一眼望去田地中不仅有着油菜花的金黄,也有着冬小麦的青翠。
当然,这是王允十年来给大汉带来的改变之一。
十年,江南几度春风起;十年,满目繁华皆辞树;十年,绝代红颜随水逝;十年,多少烈士悲白发;十年,半生豪言成笑谈;十年,无尽相思遍大地;十年,翩翩少年垂暮已;十年足以让我们忘怀一切繁华,也足以让我们忆起无尽潇洒。
王允的来到大汉的第一个十年,却给大汉的百姓带来了无限生的希望,也给这个暮气沉沉的国家带来了新鲜的活力。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刘菱依偎在王允怀中,贪婪的吸吮着王允身上的气息。
不远处的卫青以及苏离等人围在篝火旁做着晚饭。
更远处的田地中依稀可以看见几个临近村庄的孩童在田间追逐玩乐,他们笑的是那么的开心。
“公子,饭做好了。”
旺财远远的呼唤到王允,作为一位懂事的狗腿子,旺财可是深刻的明白不能打扰到主人家的二人时间。
躺在斜坡上的王允应了一声后拉起刘菱便回到大部队中。
刘菱很是顺从的将玉手搭在王允手中,跟着王允一步步向着众人走去。
田间春色很美,不过回眸千川,刘菱眼中这时只有王允。
“公子,夫人,坐。”
旺财看见刘菱二人走来急急忙忙把矮桌草席搽干净招呼王允刘菱坐下。
王允点点头,随即入座。
随即拿起刀叉王允就开始给刘菱切肉,远处的李大爷看着两人如此亲密无间咧嘴笑的都露出了自己的两根大门牙。
刘菱喜欢安静,再加上他身份不同于卫子夫,所以二人用餐的地点离槐里众人还是有些许距离。
不消一会儿,王允和刘菱二人吃完后招呼旺财收拾。
这时候有一人也把王允一直想看的案件文件送到王允手中。
“公子请看,这是这次事件的全部详细记录。”
递文件给王允的正是黄明的父亲,作为黄国遗族的他并没有那种贵族的傲气。
还是那张国字脸,不过却因为这些年一直奔波于各地,此时的黄兴已经没有了当初王允初见他之时的那种白嫩。
现在的黄兴皮肤颜色已经被晒成了古铜色,身上也没有当初那么富态,甚至依稀可以看见他被衣服包裹着的肌肉棱角。
当初王允第一次接触到黄兴的时候便觉得他十分好相与,是个有能力的人。
果不其然,黄兴不止能力过人,气度更是不凡。这些年来可没少给商盟立下汗马功劳。
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黄兴在商盟的地位可是一升再升。
甚至一定程度上黄兴在商盟的话语权比来福还要大,算得上是商盟中仅次于赵忠的一号实权人物。
但是因为王允的关系,来福作为王允的代言人,一直坐在商盟一把手的位置。
不过众人却是没有什么不服气,因为来福的努力众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虽然来福掌权很大,但是来福无论大小事宜从来不独断独行。大事必与王允商议,小事则是都会与对应管理这些部门工厂的领头人共计。
如果遇上自己不懂的就会向那些专业的人才请教,再加上来福向来赏罚分明,所以商盟众人这么多年来对来福都还是比较服气的。
这也是他这些年来一直没有被王允换下来的原因,起码来福那份谨慎好学王允是很欣赏的。
黄兴把文件递给王允之后便退下了,王允喜欢独自思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就连开大会的时候王允都只是把自己的决定拿出来给大家讨论,这期间王允并不会加入众人。
如果觉得好他就采纳,如果不认同他也只是提出自己认为不好的地方。
缓慢打开文件王允借着落日余晖开始慢慢观看,今早同刘菱回门完已经是下午了。
王允在旺财的引路下和来福黄兴等人相聚的时候已经不早了,再加上一到田间刘菱觉得风景很好就想和王允看看风景。
最终就导致了现在这个命案事件的文件才到王允手中。
半刻钟后王允总算看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总结下来就是因为长芦盐场的竣工,再加上造船厂的船越造越大,大量的优质盐倾销进了沿海的诸诸侯国。
导致当地那些靠煮海盐为生的盐民都快活不下去了,就导致了大家的矛盾爆发。
长芦盐场产的盐晶莹剔透,而且物美价廉,基本没什么毒害物质,口感还很好。
但凡有点脑子的百姓都选择买长芦产的盐,这就导致了吴地那些百姓赖以为生的盐都卖不出去了。
等到大家都没活路了就想把王家的盐商都赶出吴地,可是吴地这会儿是刘启的地盘。
再加上这盐还有刘启不少股份,他们的想法注定不能成功。
叫官叫不过,比产品也比不过。最后几个盐村就合计了一下,直接下黑手,烧了王家的铺子!
这一烧可就起大乱子了。
团结可是商盟的核心理念之一,看着自己家的人被欺负了这能忍?
第二天浩浩荡荡的几百青壮自发的就去找这些盐民的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