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发事件(2/2)
奉完茶后下人也准备好了吃食,饿了就吃,王家可没有那些繁文缛节,如果不是李氏为了亲近一番刘菱。
王允甚至连奉茶这个环节都不想来的,大家大早上睡起来就吃他不香吗?
吃着吃着李氏好像想起来了什么,“对了允儿,早上赵忠好像给你寄来了一封信,不过当时因为太早了我怕打扰到你便拦了下来。
不过带话的人给来福通报了一番来福便急匆匆的把旺财叫回槐里去了,我看事态好像有点急,就叫来福千万别告诉你,你要不要看看这信上说了啥啊?”
李氏才说完王允脸色一黑,回头看了看来福,只见来福低着头完全不敢看王允。
王允又回头看着李氏,只见李氏随意示意了一下她的贴身丫鬟。
丫鬟会意急忙把信交到王允手里。
王允打开信封急忙拆出来看,才看了前面几句便神色一变。
“娘亲,这件事干系很大!”
王允语气带着些许怪罪情绪。
不过李氏听完却是不在乎,也不能说是不在乎,只是说不在意。
这些年他对王允可是十分了解的。
虽然王允做事性格格十分成熟决断,不过王信心中的稚气以及对自己尊敬给了李氏底气让她这样做。
而且对于这件事他可是考量了好久才决定告诉王允的。
这些年来王允的成就让李氏惊为天人,但是李氏却能感受的到王允心中的那份稚气未脱。
在李氏自己感觉王允就是没有经受过什么磨难,虽然有天人之姿不过始终是个孩子。
王信和刘菱二人自然也感受到了场中的气氛变化,刘菱没敢插嘴。
王信则是完全插不上嘴,毕竟他才睡起来啥都不知道,想插嘴也没地方插。
“无碍,赵忠他们会处理好的。这件事你就别管了,事已成定局,那些人不会复活,王家以及你的商盟也不会去吃罪。
这件事孙不二已经给我详细交代了,吴地商盟管事没做错。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陪菱儿,三日后同她一起完成回门礼。”
(注:结婚后若干天内(有的当天,有的三天,长则一月)新婚夫妇一起到女家拜见长辈和亲友,叫做回门。
结婚回门的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回门时间通常是婚后的第三天。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故称“双回门”,有成双成对的吉祥寓意。)
见王允脸色变换不定李氏接着开口,“你应该知道这次的回门可不是你说不去就不去的,陛下、太后以及淮南王都在宫内等着你的。
这件事很好处理的,真的。
相信赵忠他们能处理好行吧?实在不行你也要相信苏离以及李自成他们一干人吧?”
李氏说完也没在继续开口,他相信王允能想明白,这也是她最终选择把这件事告诉王允的原因。
其实李氏并不知道王允会选择回槐里主持事件还是选择等到三日后回门完再回槐里,但是李氏并不在乎。
李氏只是想看见王允抉择,想看见王允内心焦灼。
王允每做一次抉择就是一次成长,无论王允做的错或者对,李氏都愿意去看王允做抉择。
这些年来王允做了不少商业战略上的抉择,虽然都十分正确,不过李氏却是看不上。
李氏想看见的还是这种人性上的抉择,刘菱身上李氏有幸见过一次。这次也是难得的机会。
李氏本可以瞒到三日后再告诉王允,但是李氏思来想去还是选择现在告诉王允。
因为她知道,这又是一次王允成长的机会,尤其是这种触及到王允底线的抉择!
王允一向看重人命,这次可是涉及到几十条人命,虽然王允离开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李氏却不在乎,王允这些年实在是太顺风顺水了,顺的让李氏都感到害怕。
皇帝恩宠,太后恩宠,万民称赞。做什么生意都是一帆风顺,甚至远去匈奴的以及南越之地的商队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如果这次王允选择离开,回到槐里去处理这件几十人性命的事得罪一下刘启和窦太后李氏也不是不能接受。
能给王允打击的人太少了,这次可是难得的机会。
多次思虑以后李氏还是选择了把这件事告诉王允。
这是一位坏妈妈,鉴定完毕。
作者的话:
祝愿伟大的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祝愿读者朋友们节日快乐!
祝大家国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