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无题(2/3)
接着王允又开口问到:“那我叫你给我找的适龄儿童和愿意教书识字的人有多少?”
“可以免费读书这个我给食户他们说了,我在公子的食户里面找了一百六十多位五到十岁的孩子,不过十到十五岁的只有五六十个,十五到二十岁的只有二三十个。至于识字的先生也只有六七个,不过其中有两位一个是学习农家的,一个是阴阳家的。”
“十到十五岁的很多孩子都已经可以帮助家里做事了,他们并不愿意来上学,十五到二十的很多人都成家了,所以只有二三十个。”对于这事赵忠也很无奈。
王允也表示理解,现在国家的治国理念是清静无为,很多百姓只想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即可,对于知识的渴望并没有唐宋时期那么强烈。
“那也挺不错了,明天就把这些人都带到学校吧,我们的学校是时候该开始教书了,孩子的教育这种东西真的不能放松,以后他们便会明白自己来学习是多么正确的事了。”虽然王允对于农家和阴阳家两人有些许好奇,不过也没多问,反正明天就见到了。
“天色也还早,亭长带我们去看看这些地方吧。”
“这。。。”赵忠迟疑了一下。
王允疑惑的问到。“怎么了?难道你骗我?还没有弄好?”
“不是公子,我说的句句属实,不过路途遥远,再加上天气又些许凉我怕公子劳累。”
“哦,没事没事,我有小毛驴的嘛。走吧,这些东西我不看看不放心。”
“可是这位小公子我怕他坚持不住。”说着赵忠指了指张汤。
因为卫青和卫长君两人看起来十五六岁的样子,再加上在平阳侯和郑季家两人过的也不是那么好,体质一看就知道还行,所以赵忠对他们不是太担心。
反观张汤的话因为他父亲是长安丞,家里生活并不是太差,再加上他只有bā • jiǔ岁,赵忠便觉得张汤可能坚持不下来。
张汤被人这样指着鼻头瞧不起顿时心里那股不服输的精神就出来了。
“你说啥呢?别瞧不起人好不好,走赶紧走,我还就想看看侯爷说的这些地方有什么稀奇的。”
因为在槐里人生地不熟的,张汤也没有用过激的言语。虽然有些许生气,不过表述的话语还是很中规中矩的。
赵忠看了看王允也没啥表示,然后便说到。“那好吧。”
随后几人便出发了。
因为考虑到亭里的这些王允都比较熟悉了,赵忠便先带着王允从他的新食户那里看着回来。
直到天快黑了他们才把旁边的新建设的地方看完,这其中王允也见了他食户的亭长和乡长。
汉承秦制,汉初的很多地方的管理和秦国也相差不大。除了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以外关于郡县制和秦国相去不远。
地方行政系统(郡县制)分为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别掌管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设县令(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下设丞、尉,分别掌管文书、治安之权。
基层组织是里。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亭“类似基层行政管理机构,既是供过境旅客、邮驿人员食宿的地主,还配有士兵和兵器,起稽查作用;十亭为乡,有三老(掌管教化)、啬(se,四声)夫(掌管诉讼、收税)、游徼(jiao,三声)(掌管治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