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雇佣兵在惹事(2/4)
“佟雷,李新,你们俩过来。”李玄武喊着两人。
看来,他们仨个,是这伙军人的领导者了。
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这是一种规律,也是一种组织方法,无组织便无纪律,能干成什么事呢!
两个人来到李玄武近前,李玄武拿出一张地图给两人看,并把上面标好的位置和参数告诉他们俩,也就是让他们俩人各带一小队,从两条路上去,由他再带领另外一小队,即是把佟雷中队和李新小队分成三股,从三个方向去沿途搜索,阻击这伙武装份子。
三个队好分,但成分如何就不好定了。李玄武说,为便于指挥,李新还带你的小队,佟雷的中队分成两股,一部分由佟雷率领,另一部分由钟辉带领,李玄武做为总支挥,就参加钟辉这一队,负责中间这一路。
李玄武的地图上,从他们出发这一地域开始划出了三条线。三条线均指一个方向,也就是格拉里他们翻越的那条山脊。
山脊老长了,即便放上一个连,恐怕也无济于事,在茫茫群山中,这点人,看上去就如同山中稀稀落落的几棵树,能解决什么问题,所以,他们不能漫山遍野地去找,就得有重点。
重点,在哪里,自然是人畜能通行的几条山谷。
说到人畜能够通行,自然也会想到,这里有没有村庄,有没有人家呢!
有,人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即使我们认为在某些鸟不拉屎的地方,那里楞是有人住。山上没水,又少耕地,但也有人住,而且一住就是几辈子。他们在这里生儿育女,进行人类繁殖,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们都不走,就惦记着那句话,“故土难离。”哪怕是没有大面积的土地可以种植庄稼,那他们就搬走石头,在下面找出湿湿的土层,种上玉米、青棵、豆类等各种植物,算是全年的口粮,然后就依靠着饿不死的精神,一年年地在这里生活着。
而此时,我们竟然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
托哈老爹正带着孙子在一座山坡上种地。
远处看,这里是光突突的山,除了大的岩石和小的碎石外,找到一片没有石渣的土都难,而就在这些黄白相衬的山坡上,竟然出现一些星星点的的草类,所以,有草的地方为什么不能种粮食呢!
托哈老爹带着孙子小嘎就在这些有绿色的地方种着庄稼。他们来到这块地上找寻着去年种过的土坑,然后把玉米粒点进去,再把土埋上,而后由小嘎跑到旁边一只铁桶里舀上一塑料舀子的水再慢慢回来浇到种子坑里,再掩上土,用脚轻轻踏一踏,这便完成了一处种地的工作。
就这样,两个人忙了近两个小时,才把山坡上的坑种满。托哈老爹累了,坐在地上,让小嘎去数一数今天他们俩共种了多少个坑。
小嘎在山坡上细心地,一个个数着,数完了,认为百分之百正确,而且是确信无疑地回来告诉托哈老爹,
“爷爷,一共是三十五颗。”
老汉想了想,说,“不对,去年还是三十六颗,怎么今年剩下三十五颗呢!是你数错了。”
小嘎心里想着,爷爷说的没错,去年是三十六个坑,今年怎么少了一个坑呢!地是不会跑的,肯定是我数错了,再数一遍,然后他又来到山坡上,从上自下地又数了一遍,感觉着不会再错,的确是三十五颗。
小嘎闷闷不乐地来到托哈身边告诉他,“爷爷,没错,还是三十五个坑。”
“这就怪了,地还会跑了,是三十六个,没错啊!”托哈老爹心情很沉重,要知道少一个坑便少了收成,他还在琢磨,那个坑跑哪去了呢!”
“对啊,跑哪去了呢!”小嘎的思路跟着爷爷走,也把目光转到山坡上,从上到下又寻视一遍,然后定在老汉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