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爆炸瞬间(2/3)
焦团长想过去看看,但他不能动,此时,越军的机枪没停,而且,那还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看着这里呢,只要草丛稍为动一下,就等于是给越军自动指示目标。
但也不能长久地在这趴着,虽然第一轮没有被子弹射中,万一越军再来个第二轮呢,那时可就没准了。
于是,焦团长又说,“退后,退后。”
身体动不可以,但说话还行,反正此时已经是枪声响成一片。此时,焦团长他们还没有还手,越军也只能是盲目地射击,声音并不能暴露位置。
三个人不敢站起来,只能趴在地上一点点地向后挪,尽量不给敌人亮出身**置。
在他们三人向后退的过程中,越军还在不停地向这里开火。
越军抱着一个目的,即使人没有站起来,那也要扫射,蒙了得蒙,不管怎么样,都要尽可能地把敌人消灭,所以越军继续这样保持着。
山路上还是黑糊糊的,两旁也是如此。除了弹束在这里横飞之外,别处还是保持安静。
越军除了发现焦团长他们几个之外,再没有看到其他目标。因此,越军便盯紧了眼前,抱定了机枪,非要扫平这片草丛的目的不可。
“哒哒哒”
山上只听见机枪在发了风似地狂吼,发出的声音如同打在棉花堆上,并没有起到反弹作用。像一个傻人,抱着吉它在山上独奏,自弹自乐。
越军不这样干也不行,因为他已经暴露于火光中,如果有人朝他开枪,非得种弹不可。所以他们要抢先机,不给对手还手之力。这就叫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道理。
打了一会之后,前面的黑影瞬间消失了,李明辉也感到有些意外,他不相信敌人一仅有这么几个人过来。如果就这几人,他们不可能越过一二道关卡,所以,他坚信,在这些柬军的后面,还可能跟着大批量的柬军。
越军机枪扫他自己的,李明辉还另有活干。他就端着那支狙击松,正透过瞄准镜向前搜索。
天太黑了,微光根本不给面子,即使是那些大树,他也只是微微地露出些影子,再加上升起的薄雾,使得这片地区的透明度更差,简直就是雾霭蒙胧,模模糊糊。
明知道敌人就在眼前,却看不到他们所在位置,这个危险程度也太高了,说不定啥时敌人就会利用浓雾的掩护冲到你跟前来。
李明辉也担心这个,所以他没有叫停那挺机枪,任凭越军射手狂射,即使没打准敌人,也可起到震摄作用。
李明辉还有另外一个主意,那就是想办法拖,最好拖到天亮。到那时,他就可以集中山上的越军,对这一地区进行搜山或封堵,看你柬军还能不能过得了寨卡山。
李明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采用这个办法,这是最稳妥的招数。李明辉有了主意后,自然不会急了。
他不急,有人急啊!
吴江龙见小分队受阻,真着急了。
凡是对敌人有利的,对自己必然会不利,真要是等到天亮,一切可就真的如李明辉所愿。到那时,越军把山口一卡,再派架直升机过来,吴江龙他们就等着挨揍吧!能否过得了山不说,是不是避免全军覆没都难保证。
李明辉在寻找目标,在没有找到确定打击对像时,他一直没有开枪。
所以吴江龙根本就不知道此处还有一个比他毫不逊色的一个厉害角色。如果敌人里面没有狙击手,目前这一地区,他自己这一只狙击枪就能主掌乾坤。
中国的狙击枪是七九自卫反击战时从越军手里缴来的,此前,中国军队没有这个,也不知这叫什么玩艺。后来了解了,知道他的厉害,所以也有了狙击手,最早是在老山地区使用。
可见,中国的狙击手要晚于越军,也就是说,在这一方面固然要比越军晚一步。如果有越军狙击手出现,可能他就是前辈,或者是师傅型的。不承认没关系,但资格在那摆着。
说到狙击手,不妨简单介绍下狙击枪。目前中国的狙击枪种类不多,只有“七九”式的,就是吴江龙用的这支,后来改成“八五”也是在七九基础上进行了加工。这两种枪都是毫米口径,有效射程500米,打的不远,精准度不够。
有一年在匈牙利利举行世界狙击比赛,中国是被淘汰出局的,原因就是这枪在世界上没地位。
现在好了,听说中国研究出一种毫米口径的狙击步枪,叫“10式”,有效射程在1500米左右,比老美的“巴雷特”毫不逊色。人要中上,其本上这人就没了,可能是被撕碎的片甲不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