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一、第一次战地拍摄(1/4)
最先过来的是越军的先头部队,大约有一个排。
他们到了之后,很快便发现了电视小组曾经在这里驻足过的痕迹。随后,越军便马不停蹄地朝着电视小组行进方向追了过来。
越军是长年流蹿于森林的作战部队,行进速度够快,追击目标点也选的很准,他们几乎是闻着人味追过来的,所以,没过多久便拉近了与电视小组的距离。
如果单就柬国民士兵来对付越军的追击也就好办了,他们可以凭借本身素质,跑的快,也会躲藏,只要是越军没有抓到他们,丢下越军的追击也不在话下。
可是,在他们这些人中,还有边雨欣、刘汉林、童勇男、董小朋这样的记者。
虽说他们几人事前也没少在军队中训练过,也搞过采访。可那是在国内,是在平平安安的军营。那个时候,无论他们做什么采访,别人都拿他们当大老爷,做起事来也可以不慌不忙。一个镜头没拍好,那就再来第二遍。今天没完成拍摄任务,明天再补,他们何时惊慌过。对于什么叫仓促,什么叫拍摄危险,他们不懂。
然而,今天,他们的的确确遇到了这样的事。危险不说,情况还是特特别的紧急,这与他们以前遇难到的完完全全地大相径庭,差的老了去了。
猛然间碰到这种情况,不惊慌才怪。除非特别老练,久经杀场的人,否则,一般人都会为了活命而慌不择路地选择逃跑。
现在的场面不正是如此嘛!
别看边雨欣刚才还信誓旦旦要拿枪去跟越军拼,真的听说越军过来的,她也是心惊肉跳。
她知道,此时拿越军与魔鬼来比,那也是差不了多少,他们不吃人,但他们shā • rén。谁的生命不宝贵?就这一份,完了也就完了,不会跟野草似的明年再长。
所以,就冲这一点,该害怕还是害怕,能逃跑则逃跑。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那就要争取生的权利。
事是这么回事,理也是这个理。可一旦逃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有本事的人可能跑的快一些,逃跑的概率高一些,活命的机率也就多一些。相反,那些差一些的,就等着让人家宰割吧!
今天电视小组这四位,他们是属于后一种,决心是有,但素质要相对于这些柬埔寨国民军战士差一些,所以速度是越来越慢。
慢一点没关系,有护卫的战士来保护。但这种保护那可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这是没办法办法了。
没用多久,越军的举动就能听得到,偶尔也能在树林空隙出看到他们的影子了。
说明一个问题,越军逼近了,所有在前面跑的人都感觉到了。
虽说,徐昕带着这十人在后面担任掩护,但并非就是趴在地上不动,等着越军上来搞一个伏击。
那样可不行,那是被动挨打的作法。即使搞了越军一个埋伏,可用不了多大功夫,他们就会陷入包围,别说是保护电视小组了,连自身命都不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