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最后一场阵地战(2/3)
这个越军惊叫,不光是他惊叫,还有其他越军也在喊,“快看,快看,那些是什么”
不等这几个越军喊完,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些东西哗哗啦啦地进了堑壕。等他们看清此物后,已经为时过晚。
一颗颗冒烟的手榴在脚下滚动。
堑壕内的越军顿时便乱成一团,惊叫着想要散开。
可是,手榴爆炸时间已到。顷刻间,堑壕内炸声连连。一具具尸体被炸上天。
堑壕内叫声一片。
这还不算完,陶川等人投完手榴弹后,一个个从地上跃起,端着冲锋枪冲入地阵。
他们一上来,只要看见能动的,能站起来,还活着的越军就是一阵猛扫。
战士们都知道,现在他们不需要俘虏,也不需要还能喘气的越军。因为在这上面,我们吃够了亏。只要你给他留口气,他活着还能动,他就会在你过去时,从背后朝你开枪。你跟他们讲了人性道德,他们可不懂什么叫失败。只要有一口气在,总要让我们遭受更大的损失。
战斗打到这个份上,战士们人人杀红了眼,所以,没人想再给敌人留下什么活口。
因此上,一路杀过来,这条堑壕内几乎没有一个活着的越军。直到陶川他们攻到李志明的指挥所,也没见到一个活的。
李志明的指挥所就这样被陶川拿下,眼前的越军被冲的七零八落,从眼前看,战场优势明显有利于陶川。
但陶川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因为越军有比他们多的多的部队,只是没部署在这个地方。一旦让敌人缓解过来,更大的危险必然在后面。
现在李志明跑了,不是溃不成军,只是在避陶川的锋芒,避开这支突如其来的中国部队。
“正所谓留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陶川何偿不明白这个道理,暂时的胜利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他需要的是与吴江龙尽快会师,然后杀出一条血路回国。
既然敌人指挥所被攻下,那就不能让敌人在短时间有指挥功能。
所以,战士们一进来,便把敌人用做指挥的仪器打了个稀巴烂。没有新仪器到达之前。这里的越军就别想再遥控指挥他的任何一支部队。
从这一点看,越军指挥所算是瘫痪了。
陶川一看目的达到,便不想在里耽搁时间。下一个目的地就是从敌人正面战场上撕开一个口了,打溃那里的敌人,好让吴江龙他们过来。
正在这时,远出传来激烈枪声。
不用问,陶川也估计到那是吴江龙的攻击正面。
陶川一挥手,“同志们,向前冲锋,与大队长汇合。”
战士们再次蜂拥着朝枪响处扑去。
陶川来的非常及时。。。。。。。。
李森带着一分队战士们冲到这个坡地时,被敌人事先准备的炮火疯狂压制住,如果不是吴江龙用炮兵及时来救,他们这伙人早就断送在越军炮兵手里。
尽管这样,李森部仍然无法冲击。
这里的敌人足有一个连的兵力。他们躲在事先挖好的工事内,尽可能地朝冲过来的中国军人开枪。
越军有工事,但也不是什么碉堡,只不过是些能隐住身体的堑壕工事罢了,但这些也足够李森对付的了。
这时,吴江龙指挥那两门迫击炮冷不丁地朝着越军火力猛的地开上两炮。如果再想过多的支援他做不到了。一来是有越军炮兵盯着,只要他们在这里**,越军必要炮反。二来,他们身上的炮弹非常有限。已经打出去十发了,再想没限制地打下去根本不可能。
一名炮兵打完一发炮弹后,吴江龙问,“还有几发?”
那名战士说,“就一发了。”
吴江龙想都不想地说,“带上,跟我来。”他是想把这发炮弹用在最关键时刻。
吴江龙带着两名炮兵刚刚离开,越军的炮火就到了。
吴江龙望着被炸地点,痛恨地说,“龟儿子来的真及时。”他知道,在附近某一个高处,肯定有越军侦察兵在盯着,然后,把情况报告给越军炮兵。
如果不是情况紧急,吴江龙很可能会用狙击枪把他干掉。
转移到一处树林密集处,吴江龙爬上了一颗大树,在用望远镜观察着李森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