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一、月饼故事(2/3)
两人玩笑已毕,吴江龙指着地图说,“这两个山头不太好攻,看样子越军修了很多工事。这里得需要大批量的炮弹。”
“是啊!”李森也看出了问题,“就怕目标不准,炮弹白扔。”
吴江龙沉吟了一下说,“今天我过去看看。”
李森凝眸看向吴江龙,“别忘了,你是大队长,别动不动的就自己上。你记住,你身后还有百十来号人呢!”
“我去,别人去都一样,不会有什么危险。”
“不行”李森坚决不同意,“你要是敢去,我就向上级报告。”
吴江龙知道,作为一个部队的最高领导,不经请示,擅自脱离指挥位置,那是严重违反纪律行为。别管你是干什么?
有人说了,这又不是去游山玩水,找地闲逛,这是亲临前线,是为了战斗需要,较好地掌握第一手材料。”
那也不行,作为某一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如果个个抡着shǒu • qiāng冲锋在前,万一牺牲了,其损失程度要大大高于普通战士。不仅如此,一旦指挥员牺牲了,部队谁来指挥,其损失将会更大。在电影电视中,我们看到许多镜头,某一个**挥着手抢高喊,“同志们,跟我冲啊!”等等带有刺激性的语言。在真实战场上,这种情况几乎没有。除非有两种情况,一是部队被打光,身边没有兵可派,不做这样的战斗已经不行了,这是危局所定。二是遇到突发事件,措手不及,不得不为之。除了这两种情况外,有兵不用,越级指挥或者跑在最前边的领导是少而少之。不能说没有,有,但那也是鲜数。
一听李森不肯让步,吴江龙只能妥协,“好,好,就让陶川带人去。”
天色放睛,除了被人开挖过的壕沟处,几乎所有地方都显示出葱茏的翠色。高大的山峰之上,由于雾气还没散尽,树林中仍然是霭色迷漫,满满的水蒸气上升之后,在峰峦之颠再次形成了巨大云团。
吴江龙走出大队指挥所,仰头向山峰望着。过了一会,李森也从里面出来。
“天色不早了,不知道陶川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吴江龙像是自言自语。
“用电话问问不就知道了。”李森提示道。
吴江龙焉能不知道电话的作用,他这样说,自有他的目的。于是接过李森话说,“不行,我得过去看看。在这节骨眼上,绝对不能出差错。”
“我看算了吧!”李森说,“等你到地,他们早出发了”
“不会,我快点走。”说着,吴江龙转身进了帐蓬,喊上两名战士,带上一部电台便出了门。
“注意安全。”李森在后面嘱咐道。
“政工干部就是婆婆妈妈。咱教导员多豪爽的人,到了这个职务上,也变成这样了。”
估计李森听不到,吴江龙悄地发了两句牢骚。
两个战士没人敢搭腔,只是相视一下,偷偷笑。
一条小道,从后山直插前沿。
小道弯弯曲曲,一会过溪水,一会穿丛林,像条蟒蛇一样缠来缠去。吴江龙他们走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到达所要去的地方。
陶川做为二分队长,守着另外四个山头。虽然这四个山头不高,他它的前出位置几乎要和越军阵地搅和到一起。由于距离很近,如果大声说话,都有可能被对方听到。
如果站在己方这边的壕沟里,甩开胳膊,朝前面一抡,手榴弹会轻松地甩到对面阵地上。手榴弹都如此,那么子弹就更不成问题。
处在这样的位置上,危险程度自不必说。因此,守在这段阵地上的双方士兵,没事没五的,没人敢露头出去。万一对面什么人忍不住了,朝着暴露目标一开枪,准能命中十环。
别看位置这么近,双方发生的战斗反而并不多。
为什么呢!这还得从越南人的心态说起。
越南人也知道,什么叫不招惹麻烦。同时也说明一个理,与人方便等于与己也方便。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他们为了平平安安,很少来招惹对面的中国军人。
但这种局面也不是平白无故就形成了,那是几番较量之后,才创下的。但也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新面孔出现在这里时,仍然会很是危险。
在吴江龙这个大队接防之后,下去的老兵特意告诉他们,千万别在阵地上充什么小白脸,跟在营房时那样,又洗脸,又刷牙,让越军一看就知道你是新兵。他们不朝中方阵地开枪,并不是他们有多仁慈,而是摄于老兵的英武,轻意不敢下手。如果是新兵来了,那就另当别论,很可能就没这么消停。他们即使不摸你的点,也要放上几枪。特别是见到中方有大人物时。
因此,这种平静也只能说是短暂的,在没利可图的情况下。
在此期间,老山阵地上的中方士兵都有一个特点。脸是泥一样的黑,军服几乎不穿,就是穿了,也要把它弄的跟泥坑里检出来一样。头发要老长。越长,越能代表你是老兵的身份。见到老兵,越军虽然不向你敬礼,但也是敬而远之,绝对不敢开枪。为的是不引起中方的报复。就这样,在老山呆久了,也就会对这些情况习以为常。
这里的一位连长曾跟他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别看对面的越军有时很猖狂,其实他们的生活苦的很。别说是穿的,就是连吃的都不能顿顿吃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