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95,弩炮和火药局(2/3)
“天杀的李二,竟然不敬神明!”这货心里骂道,回头慌张道,“不给祖师爷烧香,我们就炼不出好铁啊,炼不出好铁,炮就打不响啊!”
李破虏不客气滴道:“他要是牛逼的话,天下怎么可能毁于满洲之手?难道他也想换个发型耍耍?”
这话说的,太上老君要是拖根金钱鼠尾,那是多么轰动的一件事啊!
铁九一家吓得心惊胆战,连连在心里向神祷告,少将军是阎王爷转世,亵渎您老人家的是地府的阎王爷,跟我们没关系。
要想打破迷信的壁垒,除了现实的军事压力之外,还需要从思想上来一波文艺复兴式的启蒙运动。
这种启蒙运动只有追溯到先秦时代,孔老二那一套是绝对不行的,能胜任这个任务的,恐怕只有孔老二的对头
墨子。
东方古典科技的集大成者,恐怕有且仅有这么一位。
只是墨子的水平太高了,政治军事文化都有着巨大的成就,科技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地方,眼前这帮工匠的水准,读《墨子》估计和读天书差不多。
启蒙运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李破虏收回思绪,取了一枚开花炮弹壳,装入了铜杯试试。
大小刚刚合适哈,完全能胜任弩炮用以装载炮弹的罩杯。
他将铜杯递给孙志远:“孙爷爷,你试试这铜杯,能不能扛得住弩弦的拉力。”
正在观察铜弹壳质量的黄文学插了一句嘴:“那是用上好的黄铜花了我半个月的时间打制的,老孙头的弩弦绝对打不坏。”
孙志远没和他斗嘴,粗大的手掌拉开弩弦,对着铜杯打了一下,嘣地一声响,脆声在铜杯中共振,犹如加强版的铜罄,很是悦耳。
见他点了点头,李破虏安排道:“孙爷爷,弩炮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办好了,这次弄来的肉,随便你吃。”
只要弩弦穿过铜杯两耳就成了,看起来也不是太难,孙志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炮弹壳体有着落了,发射载具也有着落了,接下来就是火药了。
如果没有火药,所有的热兵器都是一堆破铜烂铁。
所以火药是热兵器的灵魂。
黑火药属于中性炸药,有相当的危险性,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天启年间的王恭厂旱地雷事件。
所以山寨的火药局,也远离其他单位,隐秘在一个偏僻的山坳里。
火药局局长金应明,亲手给他示范了一遍火药的炼制。
主要的有三个步骤比较麻烦,一是烧炭。
火药所用的炭有别于普通的炭,好在老炭匠颜光耀昨晚就已经将所需的炭准备好了。
二是祛除杂质,祛除硝和硫磺中的杂质,提高原材料的纯度。
将土灰色的土硝加入热水中搅拌,过滤出杂质,连续操作几遍,直至硝水清澈的能看见锅底。
再用大火将硝水烧干,结晶出洁白如雪的雪硝。
三是研磨。
雪硝容易板结成块,硫磺颗粒比较大,木炭的块也比较大,要将他们研磨成细细的粉末,这样按照配方混合起来才会产生爆炸现象。
在桂林受雇用的那帮西洋鬼子还算有点良心,尽管弹簧钢等关键的基础技术没有传授,先进的火药炼制技术还是教给了金应明等人。
只是还没有完全传授,研磨效率太低了。
西方都已经使用风力研磨机或者水力研磨机了,金应明等人竟然还在用蒜臼擀面杖等一类工具,用手一点一点鼓捣碾压。
按他们这种效率,小规模应用问题不大,但要是近代化陆军的火器装备规模,全山寨五千人全都来研磨火药原材料,也满足不了一个师的火药需求量。
李破虏指示小萝莉把山寨机械师叫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