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55,情报和中二(1/3)
“少将军,刚才那小子什么来路,好像这三个家伙都很怕他?”
曹一铨显然也看出了法宝的身份不同寻常,趁长弓下去交接,凑上来问道。
李破虏叹道:“他们的辅政大臣之首索尼的儿子。”
曹一铨:“……”
这货身为大明的大太监,竟然不知道满洲的正治结构。
大明败象如此难看,不是没有原因的。
情报系统改革,也是迫在眉睫。
李破虏多说两句:“辅政大臣,相当于托孤大臣,赫舍里氏索尼在他们那里,相当于霍光、诸葛亮或者我朝张居正的位置。”
七步半台阶不到10米的高度,山风将他的话吹到了长弓的耳朵里。
这货抬头看了一眼,很是疑惑:
索尼目前在我大清的职位,的确能和西汉霍光,蜀汉诸葛亮,大明张居正相媲美,只是我没给你解释辅政大臣什么意思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破虏知道的,远比他能想象的要多。
内阁首辅叶向高,心急想吃热豆腐,力图毕其功于一役,催促书生杨镐快速出兵,萨尔浒一战,精锐尽失。
此后的大明阁臣们,开始往关内加派辽饷,每年训练十几万军队,一波接着一波地往辽东送人头,最终连大明一并给送了。
所以满洲集团对大明的内阁制度相当的忌惮,生怕自己也走大明的老路,采用的是议政大臣制度。
这种制度带着游牧渔猎文明的会盟特色,满洲皇帝,按照明语准确滴说,其实是盟主。
按长弓所说,蒙兀人称其为博格德汗,就比皇帝要准确的多。
为了抑制盟主的权利,小皇帝莫名其妙地“落水”了。
这在蓝星上,特么一直是个历史之谜。
太皇太后从议政大臣中选了四个人充当辅政大臣,借以掌控整个满洲集团。
那个著名的女人,代表的是蒙兀人的利益。
四大CEO代表的是四个显赫的部族,背后四个利益集团。
满洲集团真正和中原王朝接轨,其实是十全老人之后的事情了,自废了清文,自弃了清语,把孔老二那一套融进了自己的脑子里。所以晚清那些提笼架鸟的八旗吊毛们,听不懂长弓说的话,也看不懂他写的到底是什么玩意。
中原文明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孔老二那一套。
所以如今满洲的事情,和中原都不在一个频道上,也难怪正治极为成熟的大明太监都听不懂李破虏在说什么。
曹一铨对比内阁首辅,终究还是理解了辅政大臣的意义,本来眯缝的小眼一下子就瞪圆了,许久都压制不了激动,连声叹息可惜,可惜!
李破虏转过半个身子,音量放低:“对方能把咱们的事情摸得一清二楚,甚至我爹肚子里几片树叶他们都能知道,而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所以这次之所以让法宝给跑了,还是因为咱们的情报工作实在是太差了!”
曹一铨沉默。
农民军也知道放些夜不收之类的哨探,然而这些低级的情报刺探手段,对目前茅麓山的困境来说,根本没什么用。
清军的情报刺探手段也很低级,之所以能将农民军摸得一清二楚,还是因为投降的大顺军实在是太多了。
李自成的部下,身边人,甚至李自成的族人,都有投降的。
即便茅麓山到了如今这种绝境之中,李来亨身边依旧有第五纵队存在。
这么一来,清军就是不想了解农民军,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曹一铨低声试探道:“少将军把这个阿隆给扣了,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李破虏转头看着他。
长脑子的人都会知道,蓝星那部明史和那部清史,根本就不靠谱。
李破虏只能从中推出大致的历史脉络,却根本不敢用上面的记载,作为他行动的依据。
比如叶赫那拉氏长弓原汁原味的女真语,明人听不懂,晚清那些提笼架鸟的八旗吊毛们也听不懂。
所以具体的事件细节,自然是当世人最为清楚了。
最了解满洲的,肯定是满洲内部人士。
长弓很聪明,从李破虏东拉西扯中,已经意识到他在有意打探满洲内部的情况,开始有意规避重要人物的信息。
但李破虏的话语术那是防不胜防,比如以关心的口吻循序渐进,爱星阿身上每一道伤痕都怎么留下的,都被他搞的一清二楚。
所以抚远大将军图海,靖西将军穆里马和定西将军爱星阿,前线八旗军三位首脑人物的信息,几乎被长弓给漏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