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拜义父(2/3)
打算?
靠山王不会这么无聊的跟自己做游戏,真以为靠山王那么悠闲?靠山王的目的是什么?
看一眼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靠山王,苏尘撩衣襟跪倒:“小子愿为王爷马前卒。”
靠山王哈哈大笑:“小子,老夫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可不是要一个马前卒!”
苏尘迷惑了:我卖身投靠都不行吗?还想叫我怎么办?
这个时代要想有作为,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出身,否则,你想有作为将难比登天。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cao纵和利用,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产生的。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虽然在开皇十五年文帝推行科举制,但是,真正进入庙堂的还是世家子弟,寒门子弟只能靠边站。
老者微笑着道:“小子,老王爷动了爱才之心,想收你做义子,你可愿意?”
这属于旧话重提,只不过,此时提出来意义非凡。
南北朝时期广泛存在的收养假子的目的,不在于传宗接代,延续家族烟火,而是另有原因。
收养者通过建立收养关系,与被收养者形成超过君臣关系或上下级关系的一种更加亲密的关系,增强内部凝聚力,从而结成一种紧密的政、治军事集团,为夺取或巩固政、权服务,或者维护已经取得的政、治利益。这就是这种社会风气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直接的政、治利益交换。
所以说所谓的义子就是主家得打手、门客,只不过换了一个名称而已,最厉害的门阀家主收了三千多个义子,可谓空前绝后。
不过什么玩意多了就不值钱,正因为义子泛滥,才变得不值钱。
什么都有例外,靠山王无疑是个特例。
靠山王一生未婚,就收了十二个干儿子,物以稀为贵,十二太保的身份就非比寻常,现在靠山王要收自己做干儿子,苏尘知道一个巨大的机会出现在自己眼前。上一次自己投军之时靠山王想收自己为干儿子,可以说只是爱才,自己的表现让这个爱才如命老王爷见猎心喜,一时冲动的表现,现在却与之前截然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