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招收流民(2/3)
湄公河三角洲区域没有政权,也就不存在军队,顶多有些当地人在那里生活。
把它打下来不难,给移民发些武器,稍微训练成民兵就够了,等他们安顿好了,可以从他们中组建军队。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有三万多平方公里,可耕地多少不知道,按十分之一算的话,有五六百万亩,可以养活一百万人口。
南边的婆罗洲更大,婆罗洲北方中间那里还有油田,以后绝对用的到……
想明白后杨浩有了计划,船继续造,一次性给张掌柜那里下两艘1000吨级“破浪级”武装商船的订单。
解冻后在深沟码头开挖两个船坞,还可以建两个船台,可以同时建造4艘船。船台上的船造好推进船坞里,再开出去,这样省地方,毕竟那里才五十几米宽。
北风还能吹一个多月,现有的4艘船可以从山东拉1800流民左右,调养几天身体,适应一下大海,船上吃的喝的供应足,航行十来天时间应该不会死人。
杨浩可不敢把大明流民当成黑奴那样运输,太特喵缺德了。
船上装的人多归多,挤归挤,但吃的喝的不缺,航行时间也短。
再供应一些糖果果汁酒水玩具什么的,能缓和人的心情,心情好了状态就好,身体才能扛的过去。
船上空间不大,得打制一些能拆卸的架子床,要不然这么点空间挤不下那么多人。
杨浩给张掌柜那里的木材切割机装上蒸汽轮机动力,请他帮忙临时招人打制架子床。另外再让铁匠多制造几台木材切割机,以后用的地方很多。
把移民送过去后,船还可以从交趾拉回半阴干的柚木,运力也不算浪费了。
加急的情况下,铁匠作坊内的两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金库十几天就建好了,为了让水泥不受低温影响,还在金库四面烧了很多火堆,这才基本没有影响水泥凝结。
金银铜搬进金库里,金库门也加工好了装上去,锁起来。
杨浩到台州城,请城里商贾帮忙采购米面粮油调料和耕牛、各种农具木把等东西,一千多移民也用不了多少。
米面粮油调料和肥皂衣服等物资采购一批后装上船,让周老三等船员开船去山东招流民,尽量不要家里有老人的,尽量招收有家室的,单身的流民得好好审核一下。
承诺不要一分钱,给口粮、种粮、农具、耕牛、日用品和土地,土地暂时限每人100亩,100亩以内开垦出来多少你就有多少土地。
只要愿意背井离乡,以后不管种田经商等职业,每年上交三成收益,多余的产出以稍微优惠的价格卖给东家就行了。
这条件应该能招到不少人吧?毕竟山东有闯关东的传统,有很多人背井离乡出关到东北,没道理出海就不敢了吧?
再把叔叔吴平安、姑父江大飞找来,和他们商量着设计3所小学校,一所中学校,每个学校能容纳500学生,建筑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地皮托牙行买,场地要大。
再和他们商量建工厂的设计图,先把车间式的工厂建几个备着,以免以后东西出来了还要等几个月建设期。
台州府城附近山比较多,烂地也多,地皮倒是好买,也便宜,有些还是无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