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新火炮(2/3)
刀比较简单,采用夹缝钢法手工打造。刃口用锰钢,中间用熟铁,刀背用低碳钢。刃口开刃成6个面。
长枪也比较简单,枪头长、重,四菱形,两边菱宽,前后菱窄,用锰钢打造。枪头尾部打造成管子,用于连接枪杆。
枪杆用稠木制作,坚硬,韧性好。另一头装有钢头,钢头带尖。全枪长根据士兵身高来定,一般身高米的使用米长的长枪。
火枪已经有了,还是后装旋转后拉式线膛燧发枪,外形类似98K,有刺刀座,有刺刀。
shǒu • qiāng也有了,前装线膛燧发枪,子弹和步枪通用,枪管略长,射程略远。
火炮只有虎蹲炮适合陆战,但太小,作为排级火炮可以,一千人的团级火炮不够。
合金钢制简易火炮重量轻,76毫米舰炮相当于16磅炮,只有510千克重,同口径的青铜炮铸铁炮最起码一吨重。
改成两轮带驻锄的陆战野战炮应该要重一些,最多不过700公斤,比一般拉着货的马车都轻。
不过现在有长导轨车床、铣床、钻床、镗床、膛线机了,这种前装滑膛炮有点落伍。
当初不懂火炮,也瞎设计,没有炮口制退器和油压驻退器,后坐力还是很大。
杨浩用圆柱体空心木筒子和油实验了很久,才研究明白火炮的驻退原理。
原来是要三个筒子,一个单独装油减慢炮管后坐速度,另外两个筒子后面相通,一个筒子装油,一个筒子装空气,装油的筒子里面有活塞和杆子连接。
炮管后坐时,单独油筒子不动,筒子里的活塞有小孔,会减慢后坐速度。
另外两个筒子不动,杆子连着活塞,跟着炮管一起后坐,把油向空气那边压缩,把空气压缩成高压空气,越压空气压力越大,阻力越大,就能减少很多后坐力。
然后后坐力到位后消失,高压空气失去压制后减压膨胀,又把活塞推着向后回返,活塞带着油一起回返,这就是复位了。
还有炮口制退器,给炮口装一个有孔洞的套子,孔洞向后斜,开炮后火药燃气从孔洞向后冲出一部分,把炮管向前推一部分力量,就达到减小后坐力的作用了。
明白后杨浩立马计算后坐力大小,和需要的油压、空气压力,没有公式,只能大概计算一下,然后加工制作新火炮。
炮管还是那样,先加工出炮管,还是76毫米口径,倍径增加到40倍。拉膛线,做炮口制退器,实验制取一些底火和引信,做一个黄铜厚炮弹壳的后半部分,保证气密性。
再根据计算出的数据加工筒子,筒子更薄更好加工,只是加工活塞时犯了难,没有橡胶密封啊!
不过高中化学课本已经给出了替代品――杜仲胶!
杜仲是一种树,树皮、树叶、树根中含有胶,掰断后可以拉出丝,这些丝就是杜仲胶,处理后能变成橡胶。
杜仲也是一种中药,主要功能补腰子……
想到后杨浩急忙去城里药店买杜仲,没想到杜仲树皮价格挺贵的,一斤45文。是补腰子的东西都贵呢,还是产地陕西太乱收购运输成本太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