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机器当道(2/3)
杨浩托首饰店工匠,在锰合金模具上雕刻出雕版来。
带着铁匠把这些金银铜锭融化,提纯到925以上的纯度,再各自加一些铜、铅、锡硬化,铜、铅、锡只加一点点,只为硬化,含金银铜量依然是925。
做好后和铁匠一起研究机器,造枪造炮还是机器更专业点,不然请一帮铁匠手工敲打费时费力还费钱,做出来的质量很难保证。
有了机器以后想造什么造不出来?造机器不犯法,造炮造火枪犯法,我只造机器,平常先用着,等需要时随时可以造枪造炮!
铸币的冲压机床得要一台,钻孔的钢铁制摇臂钻床得要一台,铣异形零件的铣床得要一台,镗大炮炮膛的镗床得要一台,目前最缺这四种机床。
还有动力用牛力是不行的,得研究蒸汽机,蒸汽机到底研究活塞式还是蒸汽轮机,杨浩陷入纠结。
活塞式蒸汽机结构太复杂,对机械加工要求高,动力输出不大。
研究几百马力轻松,几千马力很费劲。
蒸汽轮机只有需要的涡轮机械加工要求高一些,结构不复杂,动力输出还大。
最起码几千马力起步,5万8万马力时难度才大,起步非常高,前景非常好。
最后杨浩选择研究蒸汽轮机,因为现在只需要几百马力的蒸汽轮机,在蒸汽轮机界仅仅属于比模型大一点的微型蒸汽轮机,自己带领一帮没什么研究能力的铁匠,应该能研究出来。
古代工匠的手艺实在没的说,哪怕用手工敲打,给上好的材料,一套标准的量具,他们就能打造出精度很高的涡轮叶片!
现代涡轮叶片不也是机器加工出大概,大匠再手工修正的吗?
造机器得要大量钢铁,一台机器最少需要一两吨,一般三四吨各型钢铁,所以得先炼铁炼钢。
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不缺,每个月都会派人去买两三趟,也都拉回来处理过了,可以直接用,杨浩带着铁匠们炼了3吨铸铁,6吨各型钢材。
冲床还是简单的,动力驱动飞轮,飞轮把动力的扭力放大,带动主体一个可以上下伸缩的“锤”,不断向下砸就是了,模具什么样它砸成什么样。
设计图两天画好,主要零件先找木匠做出来模型验证一下,验证没问题后,能用车床加工的零件用车床加工,用不了的用手工打造。
有车床在,不用再用木制机床一步步升级了,车床能加工出精度不差的大部分钢铁制零件。
十天半个月造好一台冲床,用牛力转盘驱动试了试,没什么毛病,脚踩一下冲压一下,不踩飞轮一直在转着蓄力。
摇臂钻床也简单,C字形,一个长方形的底座,上面固定一个框式工作台,底座一边有个柱子一样的结构,柱子上横着套一横杆。
横杆可以在柱子上上升下降,也可以在柱子上转动。横杆上装驱动装置、控制系统和钻头,驱动装置、控制系统可以在横杆上左右移动,钻头可以在驱动装置、控制系统上上升下降,也要能转。
一套架子,一套圆柱形滑轨,一套长条形齿轮,一套齿轮组合在一起,加工起来比较麻烦,但以后用起来很方便。
铣床和之前做的木制钻床差不多,不过工作台可以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也可以工作台不动,铣刀系统上下左右前后移动。
镗床基本和铣床一个样,不过架子大一些,适合加工大型工件。
蒸汽轮机需要一个锅炉,没有电焊,只能浇注一个水杯形钢壳,再精加工成锅炉,螺纹盖子拧紧,一套涡轮。
让赵文用木头和鼓风机配合着试验出一套高效的涡轮叶片,没问题后让铁匠手工打造配合机械加工。
杨浩把图纸给铁匠木匠,把原理详细解说,指导赵文用木材做出小模型验证,每天抽空去看一下效果,没问题后用钢铁制造。
杨浩托牙行找了十来个烧窑匠,和铁匠一样属于雇佣关系,但这辈子别想跑了,敢跑沉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