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改造小舢板(2/4)
接着两天小舢板还是没轮到,杨浩练字砍柴挑水,完了再结合脑中的东南沿海地图,想想下一步挑选去哪里卖鱼。
灵江上游临海县可以去,台州府黄岩县可以去,绕个大圈南边的温岭也可以去,不过路程太远了,动匝三五十公里,划船过去不累死?
貌似村里的小舢板可以改造成风帆的吧?前几天还动过改造念头呢。
稍微想了想,杨浩就有了改造计划――给两边加装两个飞梭形浮木,做成三体船增加稳定性和一点载货量,给船体中间钉一根四五米高的桅杆,用棉布或麻布做帆,怎么着也能减轻些划船的负担。
另外自产自销太麻烦,而且捕鱼和划船时稍微耽误点时间,到市场后就已经傍晚了,市场上人流少了下来,鱼卖起来太累,必须把卖鱼这个环节雇人做或承包出去。
要是雇人或承包出去的话,可以租一片地,建一个鱼池,引来海水,今天下午捕来的鱼,傍晚放进池子里,只要别一两天挂掉就好了。
而且捕鱼需要人手,卖鱼也需要人手,肯定优先从村里雇人或承包,还能带着村里人发财致富。
想明白后杨浩去了赵地主家,别看他是一村之地主,家里过的也不富裕,房子大了点,也不过两进院子十来间大瓦房。
老太君、赵地主、一妻一妾、两儿一女、三个长工两个丫鬟两个婆子十三口人,还有分家了的弟弟一人。
牛两头,驴一头,板车三架,手推车四架,小舢板一艘,中度改造的盐碱地两百多亩,三分之一种桑养蚕和棉花。
平常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两个月想起来了买两斤肉打打牙祭,没想起来过一两个月想起来再买,农忙时也要下田干活,这日子过的,渍渍……
“呦,是浩哥儿啊,今天咋有空过来串门子了?”赵管家正指挥人潵扫,看见杨浩登门打招呼道。
杨浩行了一礼道:“赵叔安好!俺有点小事想找您和赵老爷商量下,您有空没?”
“有空有空,啥事你说。”赵管家一点都不高傲或仗势欺人道。
“就是咱家那艘船和村里那艘船,俺想给它插根桅杆改成风帆的,这以后划船不就轻松点嘛,也没多大事。”
涉及到家具工具的改造,赵管家不得不慎重,毕竟古代生产生活工具少,每一样都弥足珍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