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箭在弦上,怎能不发?(4/4)
李世民龙袍一摆,长身玉立,激情洋溢。
“武德年间,中原未定,连年征战,民不聊生!”
“如今贞观一朝,天下初定,妄动兵戈,非大唐之福!”
“朕理解尔等报国之心,但一将功成万骨枯,朕实不忍百姓再受兵戈之苦!”
“况且,今年河南大旱,饿殍遍野;去岁关陇大雪,饥民无数;江南水灾,不堪重负!”
“若朕再行兵戈之事,加上粮饷,兵役,民役,必然民不聊生!”
“隋炀帝前车之鉴,征辽之祸,余毒不浅,朕不可不察!”
“朕不仅要开疆拓土,万朝臣服,更要百姓富裕,安享繁荣!”
李世民掷地有声!
他的这番话是一个宣言。
标志着李世民在政治上的野心昭然!
总而言之,就是皇帝陛下既要干死突厥二部,还不能兵伐相见。
房杜为代表的文臣自然高兴。
他们本来就不赞同发动对突厥的战争。
兵者,凶器也。
战场上的杀伤不过是其次。
大唐天下初定,经不起颠簸。
文臣考虑更多的是统治稳定。
杜如晦拱手出列。
“陛下爱惜天下黎民,实乃百姓之福,大唐之福!”
文臣纷纷出言。
“陛下圣明!”
文臣高兴了,武将可就不乐意了。
封侯但在马上取!
突厥战事发动,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此战箭在弦上,怎能不发?
只见一个魁梧身躯轰然出列,尉迟敬德怒道:
“陛下三思,俺不服,俺就要干他娘的突厥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