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河北路转运使(2/3)
赵桓决定用邸报治国,为了增加粉丝数量,使得邸报顺利破圈,便选择在邸报后面,连载一些怪异故事,反正是翰林院和国子监里面不缺读书人。
只不过才出了几次,虽然不是连载的,可效果也是拔群,就有点喧宾夺主,多数人已经把印着神话故事的那一面,当成了正面。
至于罗列朝廷国策的那一面,反而成了赠品。
只有在刷完几遍神话故事之后,穷极无聊,才会翻过来看两眼,打发些无聊的时间,而且往往还会被喷,干干巴巴的,有什么看头儿!
赵桓也是无可奈何,但看到了邸报的销量,赵桓心情还是很兴奋的。
尤其是销售量的直线增长,让赵桓已经空了的口袋,多少有鼓了起来。嘴馋的时候,还能加个猪后腿什么的,瞧瞧,小日子不是越来越好了!
交代了周儒万后,赵桓又对李若冰道“朕回京城之后,打算召集所有太学生,一起议政。那个叫张瑞图和施来凤,他们不是最喜欢给上书高谈阔论吗?朕要见见他们,在哪里都行,你去安排,朕跟他们谈谈,要不要用土地安顿百姓,要不要给将士授田!也让朕瞧瞧,我大奉的读书人,到底能不能跟朕共患难!”
赵桓轻笑,“我朝一直重视读书人,朕觉得这是可以的,可朕总不能一直恩赏、厚待他们,国朝养士一百二十年,尽忠报国,就在今朝!”
这位赵天子的角度,的确是清奇刁钻,李若水已经是咧嘴苦笑了。
毫无疑问,李若冰是无条件支持天子的,但是他现在就可以到,到时候的京城得引起多大的fēng • bō,指不定那些个读书人都敢上街游行去。就算能把这些个太学生摆平了,可他们的身后还有那么多gāo • guān大族,千丝万缕,想要做出改变,谈何容易!不过天子已经决定了,那他也只有全力以赴。
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回来了,此人名叫刘若皓,是原来河北路的转运使。
后来匈奴人寇,陈九畴投靠匈奴,在进攻河北路的时候顺手攻破了一个县城,好巧不巧,此人当时就在那座县城之中清点粮草,于是他就被陈九畴给抓了,献给匈奴。
作为大奉这边的gāo • guān,当他被抓住后,匈奴方面也没有把他怎么样,相反,还每天好吃好喝,夜夜笙歌。
直到不久前,耶律师兵败,晋阳府解围,刘若皓就被匈奴提了出来。
令人讶异的是匈奴非但没有杀他,还给他了一些金银,派人互送他回到三山府,在由三山府的兵将送他回到京城。
“李大人,诸位大人,匈奴送仆回来,就为让仆传答他们的意思,就是想和大奉议和,双方只要可以坐下来谈。哪怕让他们归还燕云十六州,也是可以商量的,而且他们国主还说了,只要咱们愿意派遣使者过去,等使者到了燕山府,他们就可以从两河之地撤兵。”
刘若皓说到这里,看了看思忖中的众人,突然提高了声音,“仆以为匈奴不过是在耍诈罢了,想要借着议和瓦解咱们军心,动摇将士们的斗志。无论如何,朝廷不能跟匈奴和谈,宁可战死,绝不苟且偷生!”
刘若皓的话,在政事堂回荡,按理说这个老倌儿素来没有如此激烈,怎么被俘一次,就性情大变,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沉默之下,耿安率先开口,“关于议和大事情,陛下早就有言,大奉断然不会与终于议和,这是不用怀疑的。”
刘若皓眉头挑起,突然向天拱手,“此乃大奉之福,百姓之福!”
耿安轻咳一声,“陛下圣睿,人尽皆知,只是老夫有些疑惑不能解,你说匈奴愿意归还燕云十六州,此事属实?”
这一问题,瞬间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只是没人敢贸然开口,耿安也把话题拉回来,“仆的意思不是说匈奴给了燕云十六州,就可以停止进军了。仆的意思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匈奴为什么要这么干,他们是有什么打算?”
在椅子上沉思考良久的顾南风冷哼了一声,“总之没憋好屁!”
耿安万分尴尬,这姓顾今天是犯了病啊,怎么跟自己没完没了的,真当有军功在身就可以乱来了,这是政事堂,你说的这么粗俗,简直有辱斯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