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兄弟间的隔心谈话(2/2)
因为百人之间的战争基本就是打架的模样,战术上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到最小,只需要两边相互冲锋掐架就可以了。
如果交战人数扩大到了一千人,大奉这边,努努力,即使是野战方面,也能有三成左右的胜。
继续增加人数,双方的兵力要是增加到一万,大奉很有可能会败,胜算微乎其微。
如果继续扩大规模,想用二十万人去压死匈奴,抱歉,大奉连一成的胜算都没有。
这里可没有无线电技术,二十万人,光是军队列阵都得排出多远?一但被匈奴偷袭,对于那样的纵宽来说,下达军令都将成为困难的事情,同时让他们发起协同攻击的能力。
二十万人,怎么可能一起出现在战场上,可以借鉴一下土木堡之战,正史记载大明出兵也是二十万人,可结果呢,皇帝都被生擒了,为啥,他协调的过来吗?二十万人能放在一起吗?
当然还有皇帝的昏庸占一半。
如果是在平原地带,双方的战场有可能会出现几万人,相互冲杀。
可是在平原野战,靠现在的敢战士,那无疑,只会是溃败的结局,这不是开玩笑,在收复燕云的时候,敢战士败过。
前面战败,结局是什么,被杀或者向后撤退,那后面的人一时间不知道结果,撤退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听到战败,人人争相逃命,彼此踩踏,都不用对手追杀,自己就能损失不少。
那这样的话,军营一时的波动,就可能发展成真的溃败,然后让敌人轻松获胜。
以现在敢战士的能耐,让他们集结二十万人,去跟匈奴拼命,真当那匈奴是能用人命推死的?一百两百或许可能,一万两万呢?也不看看当时在黄河岸边,那梁方平为啥跑,除了怂以外,匈奴呢,那也证明了人家厉害!
御马场那样的胜利,可遇不可求,根本就是复制不了的。
失去了御马场,这样可防守的小型城池作为依托,匈奴还敢贸然分兵吗?
可以确定,出战的下场就是必败。
“贤弟,你到底在想什么?”
张九崴凝神紧顶着张师种,眼神之中,透着强烈的怀疑。
张师种深吸口气,叹息一声,说道“我来的时候,跟熊古窑见了面,他那边的意思是,宁可战败,损失殆尽。也不愿意被朝廷编入禁军营,做那王二的部下!他丢不起这个人!”
“荒唐!真是荒唐!”张九崴连连摇头,“这是国家大事,他熊古窑好歹领兵几十载了,怎么能意气用事?不说别的,光是勤王大军二十多万人,怎么能损失殆尽,这二十万人代表着什么,他怎么会不知道!”
张师种虚心听着兄长的教训,才低声道“朝廷这些年,是靠着咱们才稳定西北边关的,那些个文武大臣,谁没有占过咱们的军功,用来升官。更何况只要打赢了这一战,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要是咱们败了,他们也什么都没有了。”
张九崴的瞳孔迅速收缩,本还浑浊的眼睛,顿时锋利起来,死死盯在张师种的脸庞上。
被他盯着的张师种显得很不自然。
“兄长,陛下一时攻克御马场,得了一场小胜,可陛下他未必就懂兵。哪怕稍微遇见点挫折,小弟想,陛下也一定能醒悟过来。小弟我也不求别的,只是希望朝廷能够一碗水端平,对咱们……”
“闭嘴!”
张九崴是彻底听明白了。
“好啊!原来老夫的亲兄弟都想佣兵自重了!那个张俊义还真是说对了,你都开始这么想了!”张九崴切齿咬牙,正在这时候,帅帐的帐门突然被撩起,熊古窑一脸笑吟吟的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