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文臣赴死(1/3)
赵桓此刻正站在城头之上“听战”,没错,听战,由于距离的原因肉眼根本看不到御马场发生的战事,将士的拼命厮杀,惊心动魄,传到太平城这里的只剩下了厮杀的声音。
根据顾南风风判断,袁克文此时已经攻进去了,李文龙和后续的士兵也已经杀进去了。
这一点根据御马场传来厮杀声就足以判断出来,可事情却不是那么乐观,御马场的厮杀越发强劲,匈奴反击的势头异常勇猛,完全不像大营被打破的痕迹,反而像是两军正在野战。
王德这边零时安排的三百重骑冲击进匈奴的大营之后,后续的甲兵也如同潮水一般涌了进去,大奉这边,毫无疑问的拼尽了全力。
但是直到现在,从袁克文出击占据匈奴大营外围李文龙率领甲士冲击,已经足足有一个时辰了,可是除了喊杀声愈发强劲以外,战场的形式仿佛没有丝毫的变化。
奉军确实在哪三百重骑涌进匈奴大营后冲了进去,可是突破了匈奴的大营却没能真正意义上夺取下来,双方都在御马场内不停的纠缠、战斗。
此时的宋杲武正躬身站在赵桓的身后,他的手心之中满是汗水,心中焦急万分,脸上担忧的神色也愈发弥漫,唯独没有了刚刚开战时的惶恐,可能战场就是这样,生死相破搏的时候,人的心思就简单了许多,怎么打赢才是重事,其他的,都可以先放在一边。
“陛下,匈奴人兵精将勇,重甲优良,从起兵到现在,尤其擅长苦战,咱们的将士虽然都怀有必死之心,可现在匈奴营帐被破,他们却越战越勇。臣…臣以为要是到天亮十分还不能拿下匈奴营帐,只怕…只怕匈奴会更加勇猛,咱们得早做打算才是。”
赵桓面色深沉,他已经让这场大战吸引完了心思,他手中的汗水完全不比宋杲武少,现在宋杲武说出来的话确实是他没有想到。
这么一说,赵桓不经深思了起来。按理说大奉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至于钢铁一类的开采比不过后世是真,可放眼这个时代的,怎么着也得是首屈一指,那照这么看,大奉不管怎么说也得上是军械精良甩匈奴几条街吧?
对不起,事实恰好相反。
武器对于匈奴来说那是吃饭的家伙,不管是他们进山打猎还是上战厮杀,武器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抢来的钱财,大部分都变成了铠甲兵器,反正女人抢就是了,粮食抢就是了,靠什么抢,武器抢!
在反观大奉这边,枢密院、兵部、工部、三衙,这些都得一层层的过手,更别提还要从户部批钱,负责制作武器的军器监在到经手的盐铁司,这些部门一经手,发下来的钱、铠甲还能有多少?一层层一块块基本牵连了大半个朝堂,这些个滚滚诸公,不管是西荣、齐、北各党,谁不从里面取一些好处?
即便他们这些个主官不伸手拿钱,那他们手底下办事的人呢?不贪恋钱财的有几个人?可悲的是不管朝廷每年在武器制造保养上花费多少钱,总之到了各地士兵的手上,大多都是能凑合的东西,按照户部批下来的钱,大奉士兵的批甲率起码超七成,可到底层士兵那儿还有七成的披甲率吗?能有个三四成都差不多了,要不然南北两地怎么可能会被土匪打的向中央求援,顾南风平北张九崴平南,谁知道百姓损失了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