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京师风波(2/3)
张忆却有三大优势,第一,官声好为官清廉,第二,能力出众,如果不是户部尚书的位置被白时中占着,那最有可能做户部尚书的人选就是他了,第三,人缘广泛,做为翰林院掌院,人缘广泛就是这个职位带来的好处,并且张忆却本身的资历也足够做个度支司使了,毕竟他和顾南风是同一年入仕的。
在很多人的眼里,张忆悫都已经是半步踏入政事堂的存在了,而且他和李邦昌张彦昌这类宰相不同,俨然是未来的“真宰相!”
不得不说,在这样的一片夸声之中,张忆悫也没有得意忘形,尤其是对范程文这个做个几年朋友的人,虽然在范程文被外放后两人就没什么来往了。
李邦昌眉头紧锁“张掌院,朱县令在信上说的已经很清楚了,这总是不会错的!更何况还有卢天象的证词。”
张忆悫沉着脸“李宰相,我认为事情就是出在了这里,范程文一介清白之臣,怎么会一下就成为十恶不赦之人,更何况这个朱大典也不过是个杂流出身的县令罢了,他的话有几分可信度?在说那个卢天象……”忽然间张忆悫就发现顾南风和宋杲武两个人都黑着脸看向自己,一下子张忆悫就注意了一下言辞“卢天象是名将领,打仗可能在行,可是对于政事,他有可能是被朱大典哄骗了呀。”
宋杲武听到这话到还好些,顾南风的脸就更黑了,什么叫打仗可能在行,你是不是看不起我这个兵部尚书?实在不行我把位置让给你?
你行吗?
张忆悫顿了顿,悲愤道“刚刚抓了李浦德孔多睿,现在有出了个范程文,我大奉的文官是怎么了?难不成都是没骨头的?都是那匈奴的鹰犬来谋害我大奉的江山了吗?难不成我大奉读书人读的书都进了狗肚子里?要真是如此那满朝官员谁还有脸留在朝中为官!”
张忆悫的话回荡在文得殿内,在朝的执宰谁不是人精中的人精,早就听出了张忆悫的话外之音了,范程文是文官,更是在朝近十年的文官,好友故交,说不上遍及天下,那一半的天下也有了吧?
如果这样一位在朝十年的官员突然投降匈奴还出了此等恶毒的计划,先不说对大奉会带来什么样的印象,只怕对于士林的冲击都会如同山间洪流!
范程文在朝时谁提拔过他,这十年间谁收过他礼喝过他的酒,他的昔日好友,这些人还能钟用吗?他们会不会也跟着投降匈奴呢?或者说他们已经开始朝外边的匈奴传递消息了?
这一连串的事情,当朝诸公太少两宰,谁承受的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