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中兴大奉 > 第二十六章 民心为重

第二十六章 民心为重(2/2)

目录

“辽人拥有着万里大国,精锐马匹不下十万,在加上他们本身就是游牧民族,马背上长大的,在加之占领了燕云之地,得农耕之力,虎视中原。”

“在过去的近一百多年间年间,燕云之地上百万的汉人为辽国进军大奉出粮出力,打造兵器,开采矿石,后勤补给,马夫挑工等等,怎么说燕云等地的汉人也为辽国南下做足了条件。”

“可是现在,匈奴灭辽燕云之地已经被匈奴占领了,而且匈奴本身就想要吞并大奉他们可不会像辽国一样,拿点金银就能满足,这个时候你们在去帮助匈奴,无疑,我大奉的头顶可是有加了一把利剑!”

“而且你陈九畴,在燕云的汉人之中,就连匈奴不也得封你个四品大员,帮他们召集汉儿军吗?如果你可以投降我大奉,朕就可以得到大部分燕云汉人的支持,在往大的方向去说,如果你投降过来,要是能收复燕云之心,这对于我大奉来说那就是一大助力,然而匈奴,最多只能算是我朝边境的一个大一点强一点的部落。”

“匈奴之危,到时候就不足为惧了!”

赵桓的一袭分析下来,简直鞭辟入里,就像李征也开始考虑要不要把这个陈九畴留下来,只不过肯定不能在让他领兵了,至于做个富家的老爷,娶几个姑娘,他李征表示可以,只要不让他出太平城,那他就是一只笼中雀,等到匈奴的危机解决了,在来个欲加之罪,反正对于这个陈九畴,在李征心里,是一定要死的。

不过要说起来,大奉立国还真是和宋很像,内部长期藩王割据,诸国林立,国家很有往欧洲方面发展的趋势,如果不是本朝太祖横扫九州,大奉能不能有现在的版图都很难说。

只不过本朝太祖在可以收复燕云的时候他并没有去和当时的辽国开战,他把目光看向了国内,那些拿着军权的武将。太祖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尽收天下精兵,只是可惜,这个时候已经做好了夺回燕云之地方的准备了,但是太祖病逝!

实在让人惋惜。

不过这位太祖爷还是没能料理好身后事,就像都城太平,实在实在不应该在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定都在这里,如果换成长安或者关中的话,现在的局势一定可以好上很多。

就像现在这样,凶悍的匈奴一下就杀到了太平城下,归根结底,都是失去了燕云之地闹腾的,不过那位太祖爷,只能说死的不是时候,一代开国之主,大奉几乎唯一的明君。

“陛下!”

陈九畴的声音有些颤抖,刚才赵桓的话就像是给了一个即将要溺死的人扔去了一颗救命稻草一样。

“臣愿意将功赎罪,帮陛下夺回燕云之地,让那蛮夷匈奴,重新回到草原。陛下,请给罪臣一次机会吧!”

陈九畴痛哭流涕,不停的用脑袋触碰地面,脑门都有裂开的架势了。不过,稻草终归只是稻草,怎么可能救下一个即将被溺死的人呢?

“晚了!”赵桓突然说道“陈九畴,朕承认现在的大奉朝廷很需要你的态度,很需要燕云之地。可是朕的百姓!朕的将士!也很需要你,只是他们要的是你这条命,你的项上人头。知道吗?从你一开始给匈奴做先锋杀害大奉子民的时候,你的命运就注定了。”

赵桓突然扭头对站在他身后的朝臣说道“以大局来看,朕其实应该留下陈九畴,只是诸位,朕希望你们能看一看城外躺着的将士,城内等待的百姓!朕不可能无视他们的存在,所以!陈九畴的脑袋的脑袋朕要定的。”

说完赵桓走向城头,他对着全城等待的百姓和刚刚英勇奋战的将士说道“将陈九畴,以及今天所有的俘虏,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挂在城门口。告诫投靠的匈奴的汉人,投靠匈奴者,死路一条,幡然醒悟知错悔改者,可从轻发落!还有,朕还要给他耶律师送一封信,他要战,那就战到底!”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