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李恪以退为进(2/2)
一桩行刺凶案竟然能涉及三位皇子,这显然是有所预谋。
只是众臣想不明白,到底是谁在背后谋划这一切?
“魏王,这行刺案涉及到你府上的门客,朕命你禁足半年,在府上好好反省!”
“辅机,朕解除你的足禁,你来负责暗中调查此事。”
李世民这道命令一下,李承乾眼前一亮,心中万分欢喜。但是李泰也随之松了口气。
李恪则心中暗暗感叹李世民的权术之精妙。
长孙无忌虽然支持太子李承乾,但也是魏王李泰的亲舅舅。
况且李泰和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交情不错。
如此一来,李世民派支持太子的长孙无忌调查行刺案,李承乾绝对是没话说。
而长孙无忌又是李泰的亲舅舅,而且儿子长孙冲又和李泰交情不错,有这两层关系在,他也不会故意对李泰下死手。
接着李世民坐回龙椅,目光落在李恪身上。
“吴王,如今魏王事涉行刺案,不便外出坐镇,河南道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了!”
然而李恪并没有拱手领命,而是上前一步说道:“父皇,儿臣自从献上祥瑞,便陷入了无休止的争端。”
“先是毒米案污蔑儿臣,接着又是遭到行刺!”
听闻李恪此言,众人以为李恪要向李世民开出条件,弄些精锐兵士填充为王府卫士。
但是李恪下一句话,却让包括李世民在内的人大吃一惊。
“父皇,儿臣请求到蜀地就藩!”
此言一出,原本还想着反击李恪的李泰顿时愣住。
李恪的意思是要离开长安,远离政治中心?
难道他正要去做一个闲散王爷?
李世民两条眉毛更加扭曲,几乎挤成一团。
原本只知道在府上种田的庶子忽然献上祥瑞,震惊整个朝堂,这才让自己再次注意到他。
接着便是毒米案,祥瑞被人恶意tóu • dú,连带着李恪也被污蔑。
等到毒米案了结,自己本想锻炼锻炼李恪,就算这次不能坐镇河南道安民平乱,自己也会再给他一个差事。
没想到如今他在遭受行刺后,竟然萌生了退意。
想到此处李世民看向李恪问道:“恪儿,你真要离开长安前往蜀地?”
李恪不假思索地拱手说道:“父皇,儿臣本就是种田皇子,献上祥瑞也是想要造福百姓,没想到竟然接二连三引来贼人谋害。”
“如今生母杨氏已经出宫,儿臣不得不为了自己和生母考虑,思来想去,还是远离长安为上。”
“长安水深,儿臣不过一小鲤,经不住此等风浪。”
李恪趁机再度表示了自己献上祥瑞的目的,暗戳戳地自己戴高帽。
接着又将话题引导杨氏身上,突出一个“孝”字,继续给自己戴高帽。
最后一句,则是将自己比作鲤鱼,而鲤又通李,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这下连李承乾和李泰也都皱起了眉头,难道李恪真的一点雄心也没有?
虽然他不能登上大宝,但是做个辅弼大唐的贤王还是没有问题的。
眼下他真要淡出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