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交谈试心(2/2)
“相比如何?没啥好比的,反正咱华夏老祖宗炎黄二帝不是说过,这姬氏和姜氏谁做皇帝都一样嘛。”李游没心没肺的说道
心炎这一听急了,连忙接着道:“姜氏失德姬氏方可取而代之,前朝陛下可未曾失德,这属于违背了祖宗,属于乱臣谋逆!”
“哎...”李游闻言叹了口气,他忽然觉得这世界的人真的有够天真的,前世地球的历代王朝有多少是因为野心家造反才导致的国家衰败灭亡!别的不说就说那盛极一时的大汉与大唐,那个不是朝廷衰败导致野心家趁机谋逆造反的?这种事不过成王败寇罢了,那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成王败寇罢了,哪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如果大炎皇帝真的英明神武谁敢没事造反呢?别的不说,就说那五毒教,自大炎时期创立以来,历经百年,残害百姓无数,可见大炎朝廷管了?若不是家父,恐怕五毒教早就起来作乱了!”李游十分平淡的答道
李游说的轻松,公子心炎却听的焦急不已,连忙说道:“当今陛下信不不过百官,视百官如虎,明明有着检查司衙门,偏偏还搞出了厂卫,这等行径岂是明君之道?圣人云: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为仇寇!大周陛下这等行径不怕臣子不服?”
李游本来挺平静的,这一听居然乐的笑出了声:“大炎自董老夫子改革以来便选择与士大夫共天下,开始之时,士大夫阶级还由百家担任,他们既感激朝廷又因为百家互相的争斗,自然殚精竭虑为朝廷办事,可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士大夫阶级开始由儒家掌控,其余诸子百家慢慢的则被踢出权利中心,而那帮儒家也变得越发骄纵起来,朝堂之上瞧不起武人,朝堂之下瞧不起穷苦百姓,本事不大全然仗着一张嘴,明明大炎以百家治天下,结果士大夫们利用职权打压百家抬高儒家,就算如此倒也罢了,儒家虽有缺点却利大于弊,大一统之思想致使华夏文明千年不倒,万世不衰,可是你看看现如今的儒家成了什么样?好好的公羊儒成了一帮子理学腐儒,屁本事没有只会打嘴炮!”
李游对于儒家成见很大!这世界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先祖以百家治天下,又大肆宣扬儒家的大一统思想,这本来是多么完美的一桩事,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好家伙,儒家还是成了百家之首,若真如此倒也罢了,结果儒家玩着玩着嘿,程朱两位老夫子还是出现了,然后理学盛起,公羊衰败,什么存天理灭人欲,尽是扯淡!朱熹这孙子,自己跑去玩尼姑,然后还在那里满口圣人道义来约束别人,这种人...算了越想越气!
“啊?这都哪跟哪儿啊?”心炎懵了,他在谈当今陛下开厂卫监督百官的事,李游再说儒家的事,这牛头不对马嘴啊!
“我的意思是说,当今陛下大兴厂卫,这等不信任臣子的举动可是明君之道?”心炎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
“厂卫不过行使监督之权罢了,若百官个个清廉,怕那厂卫作甚?而且明君之道与那臣子有什么关系,百姓才是国家根本,只要对百姓好便是明君,心炎公子不要光读圣贤书,多到民间走走,好好领悟这圣人之道才是正理!”
李游说着平静却听到公子心炎耳中宛若惊雷,他本以为李游是个一心玩乐的浪荡子,今日这一番交谈下来,他好似有些看明白李游的为人了,只是他还要在确定一件事。
“你的意思是说,当今陛下比前朝陛下要好?”心炎略带严肃的问道
李游闻言摇了摇头答道:“非也,当今陛下对待臣子刻薄寡恩,自身又过于迷信制衡之道,致使国家危机四伏,这般持续下去,国家迟早大乱!”
心炎闻言心头一喜,连忙接着问道:“那你认为该如何是好?”
“我认为?呵呵...皇位该是谁的还回去咯。”
李游说完向前跑出几步向着前方吃东西的三人大喊道:“等等我,我也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