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那声音听起来(2/3)
于莫攀早已经上下打量了一番,心道:这两个姐妹身材如此相像,只是面貌完全不同。他点点头,向学堂中其他学员介绍道:“这位是新来的学生,叫石语兰,以后大家多关照。”
然后,他让石语兰就坐在以前石语眸坐过的位置,开始了授课。
这一课他讲的是《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自古以来,关于百姓、君主和江山社稷的关系,孟子阐释的最为合理,这也是历代君王的老师,也就是太傅常常要给太子或君主上的重要一课。”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应允的做国君,得到国君应允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纵然历代帝王中有很多人受教育于此,但实际治理起国家来,却是难以真正做到这一点。”
此时,王穹举起手来:“先生,如果说民为贵,君为轻,那为何老百姓的日子劳劳碌碌,辛苦万分却只能得个温饱,帝王将相终日高居朝堂,却能锦衣玉食,被称作人上人。如此,岂不是民为轻,君为贵吗?”
于莫攀侧耳听他所言,点点头:“很好,王穹同学善于思考,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各位同学,大家怎么看,不妨说说看。”
李环起身道:“先生,我觉得圣贤的言论固然不错,可是正如先生刚才所言,能够在实际中做到非常不易。正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样的训诫之言人人都张口即来,可是并不是各家各户都能做到俭以养德。”
“先生,我也说两句。”沈悦在一旁举手示意。
于莫攀冲她做了个手势:“请讲。”
“我觉得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其中的贵并非指身份的尊贵,地位的显赫,或者是能以银钱衡量的价值。所谓民为贵,是说在处理各种与老百姓相关的事情时,应该以老百姓的生计、利益为重,率先为平民百姓考虑。如果一种做法会危害百姓的生活,会失去民心,那么就不要去做。”
于莫攀眼中光彩一闪:“嗯,那么君为轻呢?”
“君为轻,自然是说君主的地位虽然尊贵,但是如果站在君主的角度处理一件事情,对君主大大有利,却伤害了百姓的利益,于江山社稷不利,那么就不应该那么去做,应该不把君主的个人喜好和利益放在首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