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高湛登基承大统 步步为营拢人心(2/2)
宫人们赶紧劝说,好半晌,娄昭君方才止住了眼泪,吩咐贴身宫人将信给那个逆子送去。
王晞见信已经送出去了,终于放下心来,又跪在娄昭君面前,“臣拜别太后。”
娄昭君有些诧异,“怎么?王常侍要走?”
王晞道:“是,臣打算辞官回乡。”
他素来看不惯高湛,不愿再为官。
“也罢。”娄昭君叹息一声,“王常侍和哀家说说演儿吧,以后你走了,哀家也没处听了。”
“是。”
寒风瑟瑟,王晞跪坐在高演棺椁前,与娄昭君细细说起了高演。
那封信送到了高湛手中,高湛看后冷笑一声,将信放在了火烛之上,身后事,便容不得你了。
和士开站在门外,低声通报:“陛下,邺城传来消息。”
高湛道:“送进来。”
片刻,和士开将密信交到了高湛手中。
高湛将密信打开,半晌,冷笑一声,“居然是他。”
高湛将密信递给了和士开。
信上所说之事正是邺城帝王气流言一事,当初邺城出现帝王气,太常寺将皇帝高演好一番歌功颂德。可是后来忽然传出了流言,说帝王气出现在邺城,而高演并不在邺城,因此邺城还应有一位上天认可的帝王。正因为这则流言,高湛和高殷才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如今追查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才查到些蛛丝马迹,原来这些流言最开始居然出自河间王府。
和士开不解,“河间王一直跟在陛下身边,为何会是他?”
高湛道:“我这个侄子是大哥的嫡子,心气高着呢。”
和士开道:“王爷的意思是,他要当。。。”
和士开倒吸一口凉气,后面的话没敢说,他明白过来了,河间王高孝琬是想用流言挑起高演和高湛之间的矛盾,然后他坐收渔翁之利。
“好歹毒的心!亏得陛下当初还安排他去库莫奚。”
高湛笑道,“他有此心也没什么,毕竟这个位置谁都想坐一坐。如果没有他,我还不能如此快的坐上这个位置。不过,此事也不能就这么便宜他了。”
“陛下是想杀了他?”
高湛摇了摇头,“还不到时候。”
他靠着宗室得到这皇位,如今初登大宝就斩杀宗室,颇有些过河拆桥之意,势必会引发宗室不满,所以高孝琬现在还动不得。
况且,他有意将晋阳军交到兰陵王高孝瓘手中,若此时杀了他的哥哥,也十分不妥。
高湛沉思片刻,问到:“兰陵王最近如何?”
“兰陵王为先帝守丧,并无不妥。”
“将此事暗中透露给他。”
“陛下是要借刀shā • rén?”
高孝琬和高孝瓘向来不和,陛下将此事透露给高孝瓘,莫非是要借高孝瓘的手除掉高孝琬?
高湛笑道,“他没那么蠢,他也一直在查此事,朕只是给他递个消息。”
和士开恍然大悟,“陛下英明!”
陛下这是在拉拢兰陵王。如今兰陵王在军中威望极高,又是宗亲,的确是该拉拢过来。
高湛哈哈大笑,“朕今日开心,彦通和朕下玩两局?”
“臣求之不得。”
和士开命人将握槊棋桌和棋子偷偷搬了上来,高湛好握槊,平日里这些都是放在高湛书房,只是如今正值国丧,便将这些都收了起来。
君臣二人分边落座,各执一色棋子,玩的不亦乐乎。3
皇建二年冬十一月,高湛继位于晋阳宫,改皇建二年为大宁元年。
大宁元年十二月,高演梓宫还邺,丧事礼节等遵高演遗诏一切从简。谥号孝昭,葬于文靖陵。
新帝高湛登基大赦天下,封平秦王高归彦为太傅,封段韶为大司马,封斛律金之子斛律光为尚书右仆射,封孝昭皇帝太子高百年为乐陵郡王,封兰陵王高孝瓘为并州刺史。
12《北齐书》卷六·帝纪·孝昭
3握槊:古时类似双陆的一种博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