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凉风堂内生嫌隙 兰陵王府话离别(1/2)
立太子诏书已下,高演担心高湛会心生不满,因此屏退所有人,只留下了高湛和他在凉风堂。
天阴沉沉的,微风袭来,竹帘晃动,有几分入了冬的凉意。
高演看着坐在下首的高湛,有些难以启齿,他曾经说过要立九弟为皇太弟,如今却食言了,心里有些愧对九弟。
高湛也不着急,坐在下首,等着高演问话。刚刚在朝堂之上,立太子的诏书已下,此刻又将他叫来,不用猜也知道是因为什么事。
半晌,高演斟酌着开口:“九弟,太子还小,六哥此次出征,朝中之事还要多多倚仗九弟。”
高湛嘴角一抹似有若无的笑,“陛下言重了,身为臣子,自当为朝廷效力。”
一句话,堵的高演不知该如何继续说下去。他试着再解释一下:“九弟,太子之位一事……”
“皇兄。”高湛忽然打断了高演的话,解释对于他来说早已毫无用处,他不想听了。“母后都跟我说了,皇兄当初的一句玩笑话,弟没放在心上,皇兄自然也不必放在心上。不过有一件事,还请皇兄成全。”
“九弟请说。”
“大哥家的老三一直想要建功立业,不知皇兄此次出征能否带上他。”
高孝琬?高演皱了皱眉头,这个侄子虽说也有些才能,但是领军打仗还不太适合。而且九弟怎么会忽然间帮他说话?
高演看着高湛,后者坦坦荡荡:“皇兄大可不必为难,臣弟听皇兄的。”
高演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小人之心了,孝琬与孝瑜走的近些,而孝瑜又跟在九弟身边,因此九弟能想到他也是人之常情。况且自己刚刚因为太子之位有愧于九弟,此刻若是不答应,太不近人情了。
“这有何为难的,出去历练一番也好。”
“如此,臣弟替三侄子谢过皇兄。若没有其他事,臣弟告退。”
说完,高湛便退出了大殿。
天已经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一直候在外面的和士开见高湛出来了,立即跑了过来,给高湛撑伞。
“王爷,回府吗?”
高湛点了点头,嘴角那抹笑早已消失不见,面色阴沉。
“王爷,似乎有心事?”
高湛冷笑了一声:“母后和六哥想用我,却又怕我,呵,真是可笑。”
和士开跟在高湛身边多年,又是高湛心腹,哪里会不懂帝王家的勾心斗角。
“王爷雄才伟略,何人不忌惮三分。”
高湛忍不住笑出了声:“还是你会说话。”
“臣说的都是实话。”
“哈哈哈哈,好,本王爱听实话。东西送出去了吗?”
“已经着人送去了昭信宫。王爷放心,东西是娘娘远在光州的刺史哥哥送的。”
光州刺史李祖勋,在其女李难胜为太子妃时,官至侍中,封丹阳王。后来高殷被废,他便被派去了光州做了刺史。
高湛心情好了几分,和士开办事他还是放心的。
前些时日,河间王高孝琬忽然送来了几件罕见的玉器,说是贺他高升丞相之位。
他这个侄子,一向以嫡子自居,眼高于顶,居然给他送礼了,不知安了什么心思。
高湛觉得有些稀奇,但他一向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其中有一对玛瑙耳坠子他第一眼便相中了,那耳坠子做成平安扣形状,样式简单大方,红似飞霞,晶莹剔透,和昭信宫里的那位极配。
因此他立刻让和士开安排将耳坠子送到了昭信宫。
和士开又道:“听说娘娘很喜欢,当时就戴上了。”
高湛勾起嘴角,心中的阴霾瞬间消失殆尽。
喜欢就好。
“给河间王府送个信,准备随驾出征。”
“是。”和士开应着,“王爷这是要……那为何是河间王,而不是河南王。”
河间王高孝琬心思太多,不会为王爷所用。河南王高孝瑜则不同,是自己人。
“哈哈哈哈,要什么?本王什么也不做,不过是顺其自然。”
他不知道此次出征会发生什么,但他听说孝琬一直和孝瓘不对付,让他俩出征,才有意思。至于结果如何,且看各人造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