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高齐说 > 39 精心布局筹谋划 宫廷政变悄然至

39 精心布局筹谋划 宫廷政变悄然至(1/2)

目录

天保十年(公元559年)十一月,高洋梓宫从晋阳运回邺城。十二月殡于太极前殿,次年2月葬于武宁陵,一个帝王的时代落下了帷幕。春正月,新帝高殷改年号天保为乾明。

同时,杨愔上疏,减少冗官冗职,罢黜那些靠贿赂上台,实则无才无德之人。

为此,杨愔还带头辞去开封王一职。一时之间,朝中政治清明,军力也较高洋时期大增,民生也得到改善,齐国正慢慢的在恢复昔日的风采。

然而此举虽然功于社稷,利于民生,却彻底得罪了那些佞幸之臣,其中不乏牵连甚广的宗室贵族子弟。

被罢黜的官员们痛恨杨愔,纷纷投靠常山王和长广王。高演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于是这些人便都去找高湛,高湛倒是来者不拒。于是,二王势力大增,高演和高湛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如何铲除二王又被提上了议程。

侍中宋钦道面奏皇帝,称二王威望过高,权势过重,应尽早铲除。

宋钦道在高殷还是济南王时,就常伴其左右,与高殷无所不言。后来高殷被封为太子,他便在东宫担任教习太子之职,与顾命大臣之一的郑颐交情匪浅。

高殷始终不相信自己的两个叔叔会谋反,但是又不好直接拒绝宋钦道,于是只好让他与杨愔商议。

经过几番商议,杨愔等人决定先将二王赶出邺城,再找机会彻底铲除。可是又担心高殷念及亲情不同意。于是,再三思量,杨愔想到了一个人,皇太后李祖娥。

李祖娥早就对娄昭君及二王一派有所忌惮,必定会支持将二王外放。而且高殷性格温顺,又十分孝顺,李祖娥的话,他一定会听的。

于是,杨愔等人给皇太后李祖娥写了一封秘信,陈述二王对江山社稷的危害,以及应如何处置二王,并恳请太后能出面劝说陛下。

皇后寝宫内,生着火盆,十分暖和,李祖娥坐在榻上,气色红润,榻边一株朱瑾花开的正艳,这花是先前小儿子高绍德送来讨她欢心的,听说是从陈国运来的,在宫人们细心照料下,四季常开。

读完杨愔的秘信,李祖娥眉开眼笑。

李昌仪道:“多日不见太后展颜,今日一笑,这朱瑾花都显得暗淡了许多。”

“姑姑说笑了。”李祖娥秋水翦瞳般的眸子难掩喜悦,将秘信拿给李昌仪。

自从先帝高洋驾崩,李祖娥整日里愁云惨淡,担忧他们孤儿寡母难立足,如今看到杨愔的秘信,真可谓是解了她的心头大患。

李昌仪接过秘信,眸中闪过一丝恨意。看来杨愔等人终于等不及了,只要能让高家乱起来,无论这场zhèng • biàn谁胜谁败,她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她等这一天等很久了。她恨高澄,更恨整个高家,好在苍天有眼,高澄死于厨子的乱刀之下,可这仍难解心头之恨。于是高澄死后,她自荐去了娄昭君宫中,奈何娄昭君精明的很,一直都防着她。后来李祖娥当了皇后。她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一来她是李祖娥的同族姑姑,李祖娥大肆培养李家势力,定不会拒她于门外。二来,与娄昭君相比,李祖娥更容易下手。

果然,侍奉了一段时间,现在她都可以看秘信了。

“姑姑?”

思绪被李祖娥打断,李昌仪忙将秘信折好,递给李祖娥,“太后收好,切莫叫别人看了去。”

李祖娥将秘信收好,“姑姑放心,此事我只同姑姑说了。”

李昌仪道,“许久不见太后如此高兴。”

李祖娥笑着说到,“明日我便去同皇儿说。待杨大人铲除了二王,架空太皇太后,这宫中就是我们李家的了。”

李昌仪笑而不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