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被困(四)(3/3)
“只因为我研究AI,就要参与这些东西?它为何就不可以像GPS、HTTP、TCP/IP等等一样,成为全球共享商品?成为全球合作成果?在我看来,AI民族化、AI国家化,已经成了AI发展的最大阻碍……谁都知道,冷战一定限制发展,可现在,AI冷战好像已经来了。”
“学长……”
易均似乎有些痛苦:“AI,它应该是造福人类的工具,而不是国家战争的武器,而它是前者还是后者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主义严重程度。”
阮思澄也无法解释。
“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定位、如何自处。”
阮思澄又咬咬嘴唇:“学长,我更希望您能开心。”
“嗯?”
“您可以不勉强自己……”阮思澄说,“我记得,您在博士毕业以后曾纠结过回不回国?曾犹豫过是在中国做研究还是在美国做研究?”
“对。”最后回国,也许有1%是希望跟她面前的丫头再遇,不过易均并未将这特殊原因给说出口。
“那说明,您一直是一个学者,只希望能造福人类,没太考虑竞争等等。您跟君理不太一样,他那个人特没劲,思虑很重,会想得多,比如您刚提到的,保护本国重要数据,摆脱对外国的依赖,拥有更好的决策方式,建立自己的超级公司,等等。”
易均淡笑了一下。
“学长,我个人觉得,”阮思澄说,“您没必要勉强自己硬是改变本性、初衷……如果硬是支持竞争,您不开心,干不好的,也未必有多大用处。那还不如就跳出来,不偏不倚,给全人类发paper呢,帮助世界和帮助国家至少可以干好一样,就像之前联名抗议那些教授一样,也像拒绝五角大楼那些工程师一样。至于对理论的应用、对产品的竞争,就是君理他们的事了。知识本身是无辜的,无国界的,知识本身不会导致任何悲剧,各个领域都是如此,您别胡乱揽责任。哎,AI竞争这种事儿,孰是孰非太难讲了。”
她支持邵君理,但也支持易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这场AI竞争的“度”究竟在哪,只有历史能给答案。人类社会一次一次纠错、调整,摸索、试探,砥砺前行。
他们三人全都没有超凡智慧,她更希望他们开心、不留遗憾。
“这样吗……”
“学长,能否问下,您为什么想做科研?”
易均仔细地想了想:“解决问题的冲动吧。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然后解决这些问题。灵感出现那一瞬间会有特殊的成就感。”
“嗯。”
“跟聪明人一起研究,发现没人知道的事,很有意思。拓展人类知识边界,让人类越来越伟大。”
“学长……”
“会觉得,想解决的问题还有那么多……只想得到最终答案。”
“嗯。”阮思澄说,“那不如,记住这个读phd的初衷,记住这种单纯的喜欢。人人都说学者‘愚钝’,可能也没什么不好。你看到了‘聪明人’,也可以当‘聪明人’,但是继续愚笨,也是一种选择。不管如何我都支持。”
易均说:“谢谢,思澄,我想想。”
“我说的也都是废话……”
“不,还是谢谢。”
“好……”阮思澄退开一步,“学长再见。”
“再见。”
…………
阮思澄又跑出校园,到邵君理面前站定,问;“需不需要叫司机来?”
“不用,那啤酒我一口没动,都是高阳自己喝的。”
“真的?”阮思澄十分怀疑,踮起脚,在邵君理的唇缝处小猫似的嗅了嗅。
邵君理问:“你这样儿能闻出来?”
“能!”
“我看悬。”
此时正是下午三点,小南门又十分僻静,几乎没有学生经过,邵君理把阮思澄的小尖下巴轻轻一转,吻上去,撬开贝齿,在舌尖上探索几圈,才放开了,问:“没喝酒吧?”
“应该没有了……”是很干净的味道。
邵君理笑:“那走吧。”
“嗯!”
车开出去十五分钟,阮思澄在刷朋友圈并且挨个夸过去时,忽然发现易均跟她告别后也发了一条。
作为IT男,他引用了乔布斯的那句名言:【StayHungry,】
他们两人想表达的意思并不完全一样,但是,阮思澄明白,即使刚被FBI逮捕过,易均心里真正想的,终究还是全人类,其中包括曾经伤害他的那些人。
他明明知道,甚至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知道人性和世界的黑暗面,却仍选择正大光明地走在坦途。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章好鸡儿难写……明天开始最后一个副本,也是最大的副本,终于回归商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