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廷议山西之新事(2/3)
朱由检再看这一遍密疏,仍然心惊不已,浑身颤抖。
密疏中说的,太可怕了。
这真的是百姓的想法?
朱由检想了想,把周大虎的密疏递给了身边的王承恩,说道,“大伴,你看看周爱卿的密疏,最后这些话,到底是周爱卿听来的,还是他心中所想的写了出来?”
王承恩小心的接过周大虎的密疏,慢慢翻看起来,神情显得更加严重。
一炷香后,王承恩送回密疏,轻声道,“奴婢不敢妄言,事情很大,非奴婢身份所能言,这些得内阁辅臣研议才行。”
朱由检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言者无罪,朕只是想听一听阁臣之外的意见,无需多虑。”
“讲!”
王承恩一礼道,“奴婢遵旨。奴婢认为周总兵密疏中所说,七成为真,三成为周总兵心中所想。周总兵出身山野穷苦人家,对勋贵宗室富有之人,心中反感其不劳而获,对贫苦百姓抱有极大的同情,乃是正常。百姓贫苦是真,周总兵所言也是一心为国,但朝廷之事很是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需要皇爷通盘考虑,来做决断。”
崇祯皇帝轻轻一声叹息道,“是啊,牵一发而动全身,想法很好,但是局势摆在这里,不可不慎啊。”
崇祯皇帝来回踱了几步,停下脚步道,“传旨,招内阁辅臣文华殿议事。”
一名小宦官领旨飞奔而去,通知内阁辅臣到文华殿议事。
崇祯皇帝随即带着周大虎、吴甡等人的密疏和几十人弹劾二人的奏疏,摆驾文华殿。
几位不知是什么事情被突然召唤而来的辅臣,则是在殿外的值房静静的等待着。
现在朝廷是多事之秋,每个阁臣的压力都是不小,一不小心,就是身败名裂。
他们个个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这次又是什么事呢?大家心中不由得胡思乱猜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