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试锋 > 第三百六十八章 招兵(三)

第三百六十八章 招兵(三)(3/4)

目录

临清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南北水运之枢纽。

在永乐九年(1411),明王朝重新疏浚会通河,漕粮悉由大运河运往京、通二地,“从徐州至临清几九百里,过浅船约万艘,载约四百石,粮约四百万石,若涉虚然”。临清地位更加突出,成为“挽漕之咽喉,舟车水陆之冲。东控齐青,北临燕赵。

此地于明宣德四年(1429)设立临清钞关,宣德十年(1435),临清钞关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直控督理关税。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

山东临清因运河漕运而崛起,享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誉。

其城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运河上的漕丁、纤夫、船工、卫所兵丁、以及各等家属等等,绅士商民近几十万口。

周大虎派人来此地招兵,主要看上的就是当地的劳力苦工、拉船的纤夫等人数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当然如果有文人愿意加入,周大虎也是高兴以待。

临清招兵派出的是熊山和常治,熊山太大条,常治就承担了主责,他谨记者大哥周大虎的嘱托,这次来临清就是看上了临清打工的众多苦力,和能吃苦的纤夫。

大哥说了,这些人没有那么多心眼,能吃苦耐劳,尤其是纤夫,十分团结,平常拉纤是力是一起使,不协同使劲者就会丢掉工作,找不到活,家里人就会挨饿饿肚子,因此他们心中久而久之,就有了协同的意识。

在临清做苦力,当纤夫并不是很容易,大量的流民的涌来,加剧了做工之人的之间竞争,许多家庭处于半饥饿的状态,不少做工的家庭,处于崩溃边缘。

临清城外,京杭大运河在此段的东岸十余里外,那里密集的盖着一大片茅草屋,就是大名鼎鼎的纤夫村,里面足足有上千户,四五千人,常年累积下来,依然就是一个大的村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