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真有人能连骂俩小时?(2/4)
“放心吧主公”,徐庶翻身坐起,笑着道:“主公也是,相比较主公而言,我此去反而危险更小;若真如主公所言,那孙策笃信武力,有小霸王之勇的话,主公千万注意,切莫让他冲到阵前。”
计议已定,三军遂动。
小小竹筏江中游,再次见到人烟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富春县境内。
沿江两岸正在进行秋收收割的百姓骤然见到数千名全副武装的军士出现在江中,纷纷停下手中的劳作,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起来。
许是见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并没有靠岸的意思,也没有做出弯弓搭箭或者抽刀拔剑等具有攻击意向的举动,两岸劳作的百姓纷纷壮着胆子凑近了看,一边看还一边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也不知道他们是真不怕死,还是说自己脚下的竹筏漂的太快了,亦或者是王朗治理会稽四年,使得这里的百姓数年未闻刀兵号角之声,忘记了兵匪过境的可怕了?
有心提醒他们几句,怎奈竹筏虽轻,速度却快,再想到自己此去,无论自己跟孙策谁胜谁败,都难免有溃兵散与乡野,到时候自然会教他们重新……呵,这却是自己多虑了,吴越故地,民风剽悍,些许残兵败将,可不是这些乡民们的对手。
只是希望到时候被这些乡民们敲闷棍的是孙策的溃兵,而不是自己。
到了富春县,队伍便一分为三,徐庶领着一曲人马前去袭取会稽郡治山阴县城,于琦带着朱桓领着大部人马来到浙水南岸的山林中埋伏,另有小股人马,搭乘竹筏,在钱塘渡口上游埋伏。
这一次,事情的发展没有超出于琦的预料,就在于琦抵达浙水南岸设伏的第二天,外出侦查的斥候就回报说发现孙策的大军。
算算日子,孙策是三天前攻下山阴县城的,而山阴县城距此百余里,也就是说,孙策在攻下山阴县城之后,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赶到这里;要知道这中间还有一个余暨县呢,于琦甚至怀疑孙策根本就顾得上余暨县城,说不定就是绕城而过,直接奔着钱塘县城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