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辩证及相对论(2/3)
“是!”高声应了一声,于伍转身去招呼那些战后余生的子弟兵们。
“回来”,叫住于伍,于琦一指旁边不远处的大坑:“先把那些死尸埋了。”
虽然把部曲们的情绪压下去了,但也只是压下去了而已,而且随着此战战死的子弟兵魂归乡里,这种情绪将爆发出更大的力量。
若不想被这股力量反噬,于琦必须尽快做出决定了。
这个时候,于琦无比的怀念徐庶、是仪,他们两个随便有一个人在身边,自己也可以跟他们商量一下,现在,担子都压在了自己肩上。
报复?
报复简单啊,一个命令而已,甚至于琦可以像曹老板那样下令屠城,但是后果呢?
可能换成除了刘大耳之外的任何一个汉末豪杰,都能借此事轻易的、毫无心理负担的做出报复,乃至报复扩大化的决定,但是于琦不行。他倒不是跟刘大耳朵一样出于一片仁心,最起码不是纯粹的仁心,更多的是应该是后世的教育带给他的那些刻在骨子里的价值观。
说是素质也好,平等也好,仁义也好,道德底线也好,等等等等,这种新旧价值观在于琦脑海里的碰撞,才是于琦纠结与为难的原因所在。
头疼,真的头疼。
这个时候,于琦突然想起了刘大耳朵,不管他的真仁义也好,假装仁义也好,就凭他能把“仁义”这件事坚持一辈子……
一辈子……
一念至此,于琦便楞在原地,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于琦抛去新旧价值观的冲撞,转而衡量起利弊之时,一声熟悉的呼喊把他从沉思中唤醒。
“于拾?你怎么过来了?不是让你押送俘虏去南昌吗?”
“押送俘虏跟送信这样的小事,还用得着我亲自出马?”于拾一边环视惨烈的战场,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跟那些小事比起来,当然是送战死的弟兄归乡更重要。”
可是我从你的脸上完全看不出你对战死兄弟的重视。
知道于拾跟于伍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种人,于琦也就不打算搭理他。
于琦没打断搭理于拾,他却自己凑上来了,歪着脖子,继续用那副漫不经心的态度询问:“族长,我听于伍说,之所以战死这么多弟兄,完全是因为海昏县的那群王八蛋做的梗?!”
“你还等什么?淦他们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