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第049章 喜讯到(2/2)
“大方怎么说?不大方又怎么说?”秦玼好奇的问道,他前世主要在他的国家活动,几乎没有踏足过大越,是以对大越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并不了解。
“如果不大方的话,就是赏点东西了事,一锤子买卖,反之就是封官加爵。”
封了官至少任职期间朝廷就要一直发俸禄,做官几十年,国家就要养几十年,自然要比一次性赏点东西来的大方。
陈云好奇的问道:“那就不可能是二者都有吗?”
“当然有可能。”海珍神秘的一笑,“而且想必你很快就能看到了。”
此话如此笃定,震得屋内的人面面相觑。
而海祺和海悦则对这主人海珍更好奇了,到底是为什么,或者是多大的功劳能让朝廷打破约定俗成的规定,给官又给钱。
而此时封赏的队伍已经到了县城,张珊却在海澄下船的时候拦住了她。
“海大人,请问您几位多久回来?”
海澄挑了挑眉,“怎么?你有事?”
旁边的孙内使好奇的望过来。
她是宫里的老人了,是越帝的心腹,这次领了这活,也是半公差半玩乐性质的,并不知道海澄和张珊几人的关系。
此时疑惑为何后者被征用了还敢去干自己的私事,看她机灵的样子也不像没头脑的人啊。
随从的人也都疑惑的了起来,对这个看起来很普通但又对海州知州大人都不卑不亢的渔妇产生了兴趣。
张珊不理会陈欢在她身后的暗示,直言道:“是的,我们师郎叮嘱了要买些五花肉回去,中午要做红烧肉。”
她就猜到了陈云一定不会记得买肉,而且菜场离码头很近,绝对比县衙要近得多,去买一下,不会耽误事。
孙内使本以为这愚妇定是要受到海大人的教训的,却不成想,海澄闻言并未生气,而是想了想,竟然抛了粒碎银子过去。
“那你们三个就一起去吧,鸡鸭鱼肉和青菜什么的都多买点,顺便买点笋子和海错,回去告诉你师父我们这么多人可不占她便宜。”海澄玩笑似的,却是好意。
孙内使诧异的看了看两人,“海大人,这是……”
海澄也不隐瞒,置晚辈礼,“这人的师父正是内使此行要封赏的人,而且也是我的挚友。”
她对孙内使非常的尊敬,说话的时候也做足了晚辈的礼,丝毫没有因为她是内使而有所轻视。
其实朝中的人都知道,孙内使她并不是个普通的内使,年轻时是行伍出身。之所以成了内使,完全是早年为了平定建国初年时的叛乱伤了身子,这才进宫做的宦人。
不仅如此,还与如今的海家家主是多年的好友。
“哦?原来如此啊。”孙内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怪不得陛下这次让她过来,原来还有这一层的关系在啊。
海澄引着众人往县衙行去,地方县城和州郡比不了,就一条商街走到头就是直通县衙了,走路过去也不过一炷香的功夫。
等知县收到传信,从后衙奔到前厅的时候还没搞明白为什么一点信儿都没收到,知州大人就带着天使大人来了。
“见过知州大人,见过天使大人!”知县只是个七品官,面对两位平时他拍马也及不上的贵人激动地破有些手足无措。
可在她身后紧跟这前后脚的钱伯却愣住了!
“您……您是海知州!?”
刘知县从她的语气上知道钱伯是见过海澄的,惊讶的转头望去。
“咳咳!刘知县不必多礼,我们此行是为了去山礁村为钱海珍进行封赏的。”本来她们是可以越过刘知县直接去山礁村的,毕竟海澄也不需要别人引路,而且也认识人。
只不过以她那八面玲珑的性格,自然做不出这种事。
“封赏?”
“钱海珍?”
刘知县和钱伯面面相觑,而后者怔愣过后便凑到对方身边耳语片刻。
刘知县恍然大悟,又疑惑的望向海澄和孙内使:“这钱海珍只是发现了一种新的吃食,也没必要宫里来人封赏吧?”
这回换到海澄和孙内使不知所云了。
“什么新的吃食?”孙内使是个好吃的,一听这可还好,立马追问。
一言一出,钱伯脸色瞬间就变得煞白,惶恐至极的看着孙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