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得志猫儿胜过虎(2/3)
代王痛心疾首道,“捐官一策,贻害无穷,德华要慎重啊。”
刘慧明想起了一个段子,道,“俗话说条条大路通北京,做官就像到北京一样,你可以选择坐车、坐船、走路、骑马,甚至一路乞讨都行,只要到了就行了。做官也一样,想做官可以去考科举,可以去杀敌立功,也可以到权贵府里去跑官,当然也可以花钱买。我实行的是宽进严出,我不在乎他们用什么手段获取官位,我在意的是他们做官以后的表现。表现得好的,我可以给他们升官,要是表现得不好,或者一上任就捞钱回本的,我一样会收拾他们的,而且还不退钱,没有售后。”
代王懒懒地道,“你说得倒轻巧,这些人花钱捐官,谁人不想回本?”
刘慧明呵呵一笑,道,“殿下放心,我的官也不是随便卖的,实授官职,八品以下必须是秀才,八品以上必须是举人才成,而且我还要挑人,没有能力、心术不正之人就算再有钱我也不会卖官给他们的。”
代王见他说了很多,下定决心道,“好,本王就帮你传个话,你静候佳音吧。”
台上还在咿咿呀呀地唱着,代王心烦意乱,也没心思听戏了,大声地斥退了台上的戏子,又喝了一大口酒,才和刘慧明继续套路捐官的细则。
两人边喝酒边聊天下大事,代王问起此次出京督师的缘由,他故意吓唬他道,“闯贼攻破潼关、全陕沦陷在即;献贼盘踞湖南,威逼湖北;鞑子占我辽东又屠戮华北;郑芝龙割据福建;西南烽火遍地,朝廷已经无力剿灭各处叛军了。倘若闯贼西向,则西南不保,闯贼就有了根基。若闯贼东向,三晋无险可守,京师危矣。当日在堂上议起此事,陛下心急如焚,但朝中无人有应对之策,臣只好勉为其难,向陛下讨了这个差事,条件就是允许臣便宜行事。”
代王点了点头,没再言语。
刘慧明接着道,“比丧师失地更可怕的是朝野已经对朝廷失去了信心,文官骑墙,武将拥兵自重,士绅结寨自守,只等新朝开国,新皇登基。而陛下对此束手无策,才三十多岁的人头发都白了。”
代王沉默不语,刘慧明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也是臣现在不敢像在宣府那样大开杀戒的原因所在。那时候臣刚在密云取得了大胜,可现在朝廷连吃败仗,我也没那个底气了。”
代王神情凝重,沉默了半晌才喃喃道,“大明三百年国祚终有尽时啊!”
刘慧明自言自语道,“纵观这十几年,鞑子屡次入关,闯贼和献贼和献贼屡仆屡起,国家兵祸连年,老百姓流离失所。不论是关外的鞑子还是中原的闯贼和献贼,他们无一不是shā • rén如麻之人。战争一旦来临,百姓、士绅或可活命,但你们宗室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活命的。福王、周王、楚王、唐王、山东诸王无一不遭毒手,王爷想必也看到了。”
代王神情落寞,喃喃地道,“本王只是个闲散王爷,无权无势,偏又积攒了不少家业,此取祸之道也。福藩、楚藩之祸,孤也知晓。孤不学他们,孤当学周藩。”
周藩就是周王朱恭枵,李自成三围开封,周王散尽家财招募勇士,与之作殊死搏斗,虽然最终开封城还是被攻破了,但他却因为仗义疏财保全了性命。
“王爷慷慨仁义!”刘慧明呵呵一笑,道,“殿下放心,有臣在,你只管听戏耍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