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武人祸国,文人殃民(2/4)
刘慧明笑了笑,“没有就没有吧,可能是我记错了吧。”
他明明亲眼见过的,怎么可能记错呢?只是岳飞所书《前、后出师表》是在同治年间才刻成碑文,离现在还有两百多年呢。
一行人来到县衙,谢知县直接将二人引到后宅吃茶。
谢知县很喜欢喝茶,马万年对茶道只是略懂,但刘慧明的茶艺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高手了,因此三很快便有了共同的话题。
几盏茶过后,仆人又摆上酒菜,才十点钟竟然就要吃午饭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谢晖屏退众人,关好门窗,郑重其事的地对二人道,“二位将军少年英杰,气宇非凡,白杆兵又是百战之师,军纪严明,深得民心,谢某好生敬佩。我有一子名凤武,年已十八,不喜读书,只爱打熬筋骨,行军布阵,谢某想将犬子托付给两位英雄,让他跟着两位杀敌立功,不知两位英雄意下如何?”
马万年笑道,“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呢,原来是县尊大人想夹带私货啊!”
刘慧明道,“县尊过谦了,现在大明内忧外患,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我们正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一起匡扶大明,造福百姓呢!”
谢知县赧然地道,“老夫一介文人蹉跎半生一事无成。犬子却爱习武,说出去没得让人笑话,所以老夫才关上门来说此事,以后请二位贤侄切莫宣扬老夫和犬子的关系。”
刘慧明不以为然地道,“县尊未免太过杯弓蛇影了,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从来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县尊乃是饱学之士,岂能不知两宋时期重文轻武才导致其偏安一隅,大明立国之初武力强大名将辈出,国力远超汉唐,自从土木堡之变以来,武人受到贬斥,国家边患日重,海疆不宁,到如今领兵督师的都变成了文官,大明才变得如此积贫积弱,风雨飘摇。县尊如此轻视武人,纵然有匡扶社稷之志,也绝不会成功的。”
谢知县被说得脸青一阵红一阵,辩解道,“但武人祸国,汉末和唐末武人之乱才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刘赞画之言老夫不敢苟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