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义结金兰(1/4)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乾和梁仁每日刻苦练功,吴乾教梁仁奔雷刀法,梁仁教吴乾射箭技巧,二人互为师徒,倒也练习的有模有样。
俗话说“弓三年弩三天”,虽然吴乾也很努力地去练习射箭,但奈何自己练习时日尚浅,五十步内能把箭射在箭靶上已经不错了。
晚上返回屋中,揉着酸痛的臂膀,吴乾不禁感叹梁仁的臂力,百斤的弓箭,一口气射百多箭,竟然大气都不喘一下,相比而言自己的身体素质的确太差了,突然,他想着与其这么辛苦的练箭,不如造一把连弩出来,省时省力,关键还有效果。
于是他赶忙爬起,找来纸笔,拨亮油灯,开始凭记忆勾画起草图。弩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想当年秦国能够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弩的功劳不可小觑。后世在秦弩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传说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了诸葛连弩,具体图纸已经失传,后人凭借历史记载多有仿制,在学校的时候,吴乾也曾经研究过连弩的构造和机械原理,如今自是派上用场。
只见他轻车熟路地在纸上画出弩臂、弓、弩机、弩匣等几个重要部件,弩臂参考现代步枪的枪托设计,弩机更是结合现代步枪的扳机设计,比之古时的设计精妙无双。更秒的是弩匣设计,参照转轮shǒu • qiāng的供弹原理,既解决了连续供箭的难题又不会影响瞄准。
这时,梁仁端着木盆走进房间,道:“吴大哥,过来泡泡脚吧。”却见吴乾毫无动静,仍旧忘我地在纸上写写画画。梁仁放下木盆凑了过来,凝视半晌也没看明白,忍不住问道:“吴大哥,你这画的是什么啊?”
本着对先贤的敬重,吴乾笑道:“这叫诸葛连弩,你没见过吧。”
梁仁挠了挠头,道:“弩我倒是见过,可什么是诸葛连弩?这和普通的弩有何区别?”
吴乾放下毛笔,激动道:“等我做出来你就明白了,现在我需要你帮我找材料和工具。”
“你都要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