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权衡(3/4)
梁祯一听,心脏不由得“咯噔”一下:“在下已娶妻,并育有一子。”
“唉,祯啊,这就我们的命啊,兵马匆匆,一不留神,就疏远了娇妻,冷漠了幼子。”董卓黝黑的脸庞上,忽地浮现出几许惆怅,“就说我吧,长子总角之前,我就见过他五次,唉。”
“哎,祯不知你妻儿现在何处?要不要我派人把他们接过来。”董卓说了一圈,终于将话题绕到了正事上,“你也知道,现在天下到处兵连祸结,这娇妻幼子飘零在外,谁能放心啊。”
梁祯眼眶一红,压低声音道:“不瞒相国,祯的夫人已亡故五年,幼子一直寄养在丈人家中。前些年白波军、南匈奴祸乱并州的时候,就已经断了音信。”
“啊。”董卓一惊,然后恨恨地锤了自己的膝盖两拳,“我身为相国,却不能安邦定国,是我无能啊。”
“相国万不可自轻。”梁祯哪里敢听董卓自责下去,赶忙阻止道,“祯只恨一些匹夫,身为牧守而不知安民,反而啸聚作乱,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致汉室倾颓。”
“唉,祯啊,你的这番话,正是我心中所想啊。”董卓十分用力地点点头,“祯,现在东路连败,叛军叩关虎牢,我军已不能再与之交锋。我想在北路发动一次进攻,以打开局面,令东路的叛军有所顾忌。你以为如何?”
“相国此计,甚是高明。”
“何出此言?”
“相国,叛军逼近雒阳至今,已有月余,南线、东线叛军皆已行动。唯独这北线,虽号称有精兵十万,却一直不曾渡河进攻。故而祯以为,北路之敌不过是在虚张声势而已。”
董卓摊开了舆图,并将两粒围棋的黑子分别摆在孟津以及跟孟津互为犄角的河阳津上:“这是我军探得的叛军布防情况。孟津的守将是王匡的从事韩浩,河阳津的守将叫高览,别看他没什么名气,但他麾下的兵,全是一等一的泰山兵。”
“祯啊,对此你有什么良策吗?”
梁祯想了好一会,但最后还是摇了摇头:“相国,祯从未去过孟津,不知那边的山川地理,不敢妄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