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失控的四年(十三)(2/3)
何进当然不是“大公无私”之人,事实上,谁也无法准备地统计出,他究竟通过主持这两项事务而在帝国的军队中安插了多少自己人。
汉帝正是感受到了这股不详之息,才再次将万金堂中的钱全拿了出来,以编练一支完全由他自己掌握的新军,由于这支军队的编成地在西园,因此它便被称作“西园军”。
但即便如此,西园军所能起到的作用,也仅仅是“制衡”何进,而不是“震慑”何进。因此,从大势上看,这帝位十有bā • jiǔ还是要落再“史侯”刘辩手中的。
不过,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撞碎南墙继续走”的野心家。在大部分人纷纷投向何进的时候,也有一部分人为了获取更加丰厚的报酬,而站队“董侯”刘协,而双方之间的拉锯,早在刘协挺过五岁难关的那一天就已经展开了。现在,汉帝病重,这拉锯战也随之达到了最高潮。
而董卓今天希望大家讨论的,正是在这愈演愈烈的帝位之争当中,自己该站在哪一边。当然,边将参与朝争素来是皇权的大忌,因此,董卓也不便出面,所以这次“密谋”,便交由李孝儒来主持。
“董将军手中,握有雄兵万余,这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因此,哪怕我们想保持中立,也会被各方势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选一棵大树以作倚靠,到时候兄弟们也好发一笔财。”
李孝儒耐心地向大伙解释着形势,因为董卓麾下的这帮大老粗,要么对形势一窍不通,要么就是一副只想守着自己眼下那一亩三分地的样子。对于遥远的雒阳究竟发生了什么,大家似乎一点兴趣都没有。
段煨多少有点士人气,他抛出了一个大伙都想得到,但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话来表述的问题:“我听说,李斯临死的时候,对他的儿子说,现在即便是渴求在乡下牵着黄犬过日子,也不可能了。现在这日子,虽然苦是苦了点,但起码都有肉吃。而如果选了一棵大树,要万一这树是被蛀空的,难道我们的下场,会比李斯好多少吗?”
“段校尉言之有理。但不知段校尉想过没有,昔日凉州三明威震西垂,可却依旧受到奸佞的迫害,先后因功获罪。今日之奸佞,远胜当年,而我们的功勋,却不足昔日三明的十分之一。诸位且想想,凉州三明尚且都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我们,还能好到哪里去?”
“我就是一粗人,别的什么都不懂。但只要董将军发句话,我董越,肯定第一个冲在最前面。”梁祯虽一直没能打探明白董越的出身,但从他事事都追随董卓,从无自己主见的表现来看,他要么就是董卓的远房表亲,要么就是出身董府的家丁。
“皇甫将军素来与董将军不和,如果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要明确表态,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防备皇甫将军。”胡轸托着自己的大方脸,忧心忡忡地看向西边的凉州。
李孝儒点点头:“确实,皇甫将军现拥军两万余,实力已经超过了董公。而他的立场,我们又捉摸不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