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杨忠出现(4/4)
“每个人心里都会衡量,自己究竟该做什么选择。而决定性的就是自己的良知和原则。你本是厢军将领,詹国兴县令命令你守城,自然你感恩,效死命。可是,你忘记了,你自己还是大魏朝的人,最应该效忠的是大魏皇帝。两者相比,你该作何选择?当下,你是继续感恩詹国兴县令,死守那份忠诚,还是选择效忠朝廷呢?”贺六浑微微笑着解释道,顺便还走过来靠近杨忠。
“那死去的就这样消失了吗?道义和恩情会不会消失?”杨忠问道。
“说实话,我很欣赏詹国兴县令的忠诚。但是那是愚忠!一个昏庸的朝廷,一个荒淫的太后,你是效忠吗?那是为虎作伥。当今皇上贤敏远达四方,四海咸服。这才是真正的国体。”贺六浑继续劝导。
“这个世道就没有忠诚与道义吗?”杨忠反问道。
“有愚忠和真忠的区别。愚昧地忠实,不计后果,不想原因,不衡量利与弊,只知道按照命令去做某事,没有自己的想法。真正的忠诚不是对个人,对朝廷,对这个国家。明明知道朝廷昏庸,高太后荒淫无耻,你还要对这样的朝廷忠诚,请问是愚蠢吗?”贺六浑毕竟是具备现代思维,很容易找到漏洞。而且这也是真理,只是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毕竟从下到大,就是知道天地君亲师。不过,混乱的年代也有好处,就是把自我活下去放在第一,也会看清楚很多。
“皇上的话可以不听吗?这可是孔圣人的话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侯爷说的好像不对吧。”
“有很多人把愚忠理解为忠,认为“君叫臣死臣得死,臣要不是算不忠。更可悲的是有一些人把这种观点当成是孔子的,真是天大的误会。孔子在《宪问篇》中回答子路关于如何事君的提问时说:“勿欺也,而犯之。”孔圣人反复强调忠君,“勿欺”就是不要欺骗,不欺骗就是忠,就是实事求是,不能偏离中正。“犯之”即可以冒犯,可以争辩,甚至可以顶撞。:“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实际是先要求国君领导大臣要依照礼的规定和精神,而大臣侍奉国君则要忠诚。教育子路侍奉国君不要欺骗,而可以冒犯。将两者联系起来,就可以知道孔子说的侍奉国君的忠便是不欺骗,而不是逆来顺受,绝对服从。”贺六浑说话一套一套的。真人小姐姐在线服务,帮你找书陪你聊天,请微/信/搜/索热度网文或rdww444等你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