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2/2)
徐公明向曹孟德献策,由他率领一支精兵偷渡黄河到达河东,作为大军的先锋。
徐晃,字公明。
曹孟德一听,徐公明的建议和十余日前季汐的战略规划对上了,欣然应允。
破敌的机会来了。
他派徐公明和朱文博两员大将,领四千精兵连夜乘虚渡河。
第二日天明,曹孟德开始行动了。
徐公明和朱文博收到曹军主力开始北渡黄河的消息后便开始西渡黄河,之所以和曹军主力同时渡河怕的是敌军过早得知消息派大军拦截。
若是抢占无人之地,敌军派的人必然少。
曹子建和季汐以及一些谋士是第一批北渡黄河的人选。
百多条船一次也就只能渡三千余人。
曹子建对曹孟德说道:“父亲,你留下来断后太危险了,和我一起先走吧。”
曹孟德摇头。
曹子建还待再劝,曹孟德义正词严地道:“为父身为主帅,怎么能先走?”
曹子建道:“我同你一起留下。”
曹孟德听到这话非常感动,但怎么能让儿子和自己一起涉险呢,于是严肃地道:“曹植,你随大军先走。”
末了,他哄道:“听话。”
曹子建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站在渡船上一直望着曹孟德,直到曹孟德离开他的视线。
曹孟德十万大军要渡河,得来回几十趟。
曹子建一到达河西就嚷嚷着放心不下父亲,要带领两千精兵回去接应父亲,和父亲一起断后。
第一批北渡黄河的将领是张儁乂。
张儁(jun四声)乂(yi四声)是被后世称为曹魏“五子良将”的名将,不会依着曹子建任性的瞎胡闹。
曹子建连下两道命令,张儁乂都不听。
曹子建来了火气,说道:“如今丞相面临危机,你该随我前去保护,而不是在这里阻拦我。”
气死他了。
他难得有次能领兵的机会,结果却卡在张儁乂这里,如何能不气?
张儁乂为何不知变通?
张儁乂有理有据地反驳:“让公子先渡河是丞相的命令,末将乃是奉命行事,万不能让公子再往回渡。”
曹子建拿张儁乂没有办法,只好先回营帐里。
季汐在曹子建的营帐里等候,见曹子建进来了,忙上前问道:“如何?张将军肯听你的吗?”
曹子建摇头。
这么一耽搁,第二批渡河的人都要在河东上岸了,时间拖不得。
曹子建问道:“现在该怎么办?”
季汐说道:“张将军不听你命令,我们便越过张将军,直接指挥他的属下。”
曹子建点头道:“好!”
他是丞相已经成年了的嫡子,指挥不了大将,还指挥不了小将不成?
所幸这次一切顺利。
曹子建凭着丞相公子的身份,点了几名小将,回渡到了河东,待第二批渡河的人在河东上岸后,就带着早已准备妥当的两千多精兵南渡。
其中弓箭手就有一千人。
在上船前,他给除弓箭手外的士兵都发了一张纸,教会他们用法。
曹子建也背着弓箭。
船只没有停靠在丞相所在的渡口,而是去往了另一个渡口。
曹子建等人在另一个渡口下船。
艄公们等他们下船后才摇着船去往丞相所在的渡口。两个渡口离得近耽搁不了多长时间,丞相发现不了。
曹子建叮嘱了艄公们几句。
艄公们送丞相渡河后,还要再回来一趟接曹子建等人。
张儁乂得知消息时已经晚了。
但他并没有多在意,曹子建回渡无非是两种结果,要么再次被丞相打包送回来,要么就是和丞相一起断后。
却不知他错过了一次立功的机会。
而此时,曹子建已经埋伏在丛林中了,和弓箭手蹲在一起。
季汐在曹子建身边,坐在盾牌上。
约摸近半个小时以后,由马孟起率领的一万多人从曹子建前方不是很远的地方经过。
这距离,在弓箭手的射程之内。
一万多人马浩浩荡荡地从曹子建眼前走过,都没有发现埋伏在丛林里进行伪装过的伏军。
曹孟德这边已经到了危机关头。
关中联军见曹孟德想要北渡黄河到达河东,立即就想到了是要从河东渡河到河西,绕过潼关。
这样一来,他们再守着潼关就没有意义了。
马孟起一面让梁兴只带五千人先一步去抢占河西的渡口,一面亲自率领大军追击还未完全渡过黄河的曹孟德大军。
他来的不算早,也不算晚。
当他带着大军赶到的时候,曹孟德已经上了船,但船只还没有驶离弓箭的射程。
马孟起当即下令放箭,定要射杀曹孟德。
船上的士兵纷纷中箭落水,就连给曹孟德撑船的艄公都被马孟起的弓箭手射杀了。
船上的人在减少,情况万分危急。
最后剩下曹孟德的护卫许仲康一边撑船,一边护着曹孟德。
许褚,字仲康。
正在这个时候,马孟起的军队后方大乱,谣言四起。
都在传马孟起中了曹孟德的计。
曹孟德是故意引诱马孟起率军出关,然后主力部队从后方杀至。
谣言一起,顿时军心大乱,都想着逃命。
马孟起弄明白后怒火中烧,看阵势,追着他屁股咬的曹孟德主力少说也有三四万人,而他只有一万多人。
硬碰硬是打不过曹军精锐的。
马孟起气得大骂曹孟德:“曹阿瞒,你卑鄙无耻。竟然用如此卑劣之战术,就是打死我也不会用。”
莫名被骂的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