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引诱(3/4)
王家出来买鸡蛋的婆子进了门,就抱着筐一路低头匆匆往前走,连她孙子唤她都不应。
等行到太太院门口,太太身边的大丫头早等在那里,见了她就斥道:“买个鸡蛋这么慢?太太怪罪下来,你是死是活!”
那大丫头面上涂着厚厚的水粉,眉毛倒竖,婆子半点儿不敢吭声,低头把鸡蛋交到小丫头手里。
大丫头看她两眼,一转身进了院门,婆子才松口气往回走,又暗暗骂道:前儿才挨了太太的巴掌,今儿倒来摆谱,看太太什么时候打你一顿板子,你才不充主子!
正屋卧房内,郑氏上半身伏在床,上哭得直锤床板。一面锤,一面嘴里还喃喃骂着什么。卧房里立着几个丫头,并不敢上前去劝,都低着头敛声屏气,缩得像个鹌鹑。
只有宋嬷嬷坐在床上,轻抚郑氏的背。
卧房帘子掀动,才刚斥了买鸡蛋婆子的大丫头暗地吸一口气,步子迈得又轻又快,来到宋嬷嬷跟前儿,轻声回道:“太太,嬷嬷,鸡蛋已叫她们煮上了,一刻钟就送来。”
郑氏猛地起身,张口就要骂,宋嬷嬷赶着按住她,对那丫头道:“糊涂东西!知道太太不想看见你,还不快去!”
那大丫头红着眼圈儿抖着手行礼,狼撵似的出了卧房门,一路抹着眼泪出了院子,不知道奔哪儿去了。
屋内,郑氏浑身抖着,等着眼睛恶狠狠道:“嬷嬷你看看她!不过打她一下就这样!她是主子还是我是主子!”
原来那大丫头便是郑氏派去京中的两个大丫头之一,名叫锦霞,今年十六岁。因前两日王佑王佩送了王仁回来,连二十六个男女奴仆都一起送回,郑氏深觉没脸面,把领头的两个大丫头一人打了一巴掌,巴掌印儿两天了还没消。
宋嬷嬷是跟着同去的,在二十六个人里她才是领头儿。但因她是郑氏的奶娘,所以不但并没挨打,连句硬话都没得着。
看郑氏仍恨恨的,宋嬷嬷劝道:“锦霞往京里去了一趟,看了一路风光,见识了东西,心大了也是有的,太太何必和那东西置气。看她不顺眼,撵出去就是了。”
郑氏啐道:“不要脸皮的下·贱东西!仗着生得有几分姿色,成日就在老爷跟前儿乱晃!我倒要看看她要怎么!”
宋嬷嬷朝屋里丫头们使眼色,叫都出去。丫头们鱼贯而出,如蒙大赦。
见人都走了,宋嬷嬷叹一声气,心里想过一回怎么劝,还没开口,郑氏就哭诉道:“嬷嬷,夫妻十年,我给他生育一儿一女,他竟这么下死手,当着小辈下人的面儿打我!往后我在这家里还有什么脸面!”
宋嬷嬷道:“太太也说了,夫妻十年,老爷从来没和太太动过手的,连重话都没说过两句。老爷今儿是一时心急,说开了就好了。”
“再说了,往日老爷对太太的爱重,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太太是主子,他们是奴才,哪儿有奴才议论主子的理儿?若真有议论的,几顿板子打下去,看有谁还敢说!太太往日管家有方,定也无人敢说的。”
郑氏再锤床道:“我只咽不下这口气!就因为我护着仁儿,他就连我也打!我自己的儿子,自己不能管?他稀罕那两个,那两个也不是他的种!”
这末一句郑氏说得声高,险些惊了宋嬷嬷一跳。
宋嬷嬷急道:“太太,如今家里有外人,这话可不能说!”
郑氏气道:“自打我进门儿,人人都夸大嫂子好,没人把我看在眼里。咱们使了多少手段,眼看那人都要没了,怎么就又活了呢!”
宋嬷嬷这回真吓得打颤儿,金陵八月的天儿,她出了一脑门子冷汗,哀劝道:“我的太太!”
郑氏这才住了嘴,又伏在床上哭。这回就不是边哭边骂,而是呜咽了。
宋嬷嬷赶忙擦擦冷汗,俯身劝道:“太太,当务之急是咱们赶紧挽回老爷的心呐!”
郑氏哭道:“他打我,不许我护着孩子,嬷嬷反叫我去俯就他?”
宋嬷嬷知道她这是犯了左性,但今次不比往日。往日老爷眼前只有三爷一个儿子,自然是爱如眼珠子。
三爷再怎么皮,太太护着,说两句软和话,老爷见了太太求情凤姑娘哭,三爷年纪也不大,老爷又就这么一个亲儿子,自然不舍得下死手,也就过去了。
但这回是大爷二爷都从京里来了,说话行事样样体面,早起习武晚上念书,晨昏定省从来不错时辰。
老爷看了大爷二爷这样,又见三爷还是那样,有了比较,太太再说三爷年纪小如何,在老爷那儿就不管事儿了。
佩二爷也只比三爷大了一岁而已!
况因佑大爷佩二爷在老爷面前添油加醋说了三爷许多不好,又暗着说了太太,老爷本就看太太有气。今晨太太再护着三爷,可不是把老爷的引线给点着了?
三爷是没挨成打,太太却挨了一巴掌。
老爷打完甩手走了,留下这烂摊子,还得她劝解太太。
宋嬷嬷心里叹声气,才要开口,门外传来丫头们的声音:“鸡蛋煮好了。”
拿鸡蛋给郑氏揉脸,宋嬷嬷看着郑氏妩媚眼角的细纹,再想想锦霞锦屏两个小浪蹄子,越发觉得今儿太太必得先把老爷的心哄回来再说。
“太太十年都把老爷身边儿把得死死的,可不能就输在今儿一天呐。”宋嬷嬷斟酌着开口,“那帮小蹄子年纪越发大了,难保有哪个起了歪心,看老爷身边没人,勾着老爷……到那时,太太岂不悔呢?”
郑氏咬牙:“他……她们敢!”
宋嬷嬷知道她松动了,便接着劝:“知人知面不知心。如今老爷身边是一个姬妾丫头也没有,我看她们早馋了。就是得了老爷的恩幸,太太有气,也不好立时就撵出去,反叫人议论。不如就先和老爷服个软儿。”
郑氏鼻子眼儿里出声气。宋嬷嬷又道:“太太,这世上都是夫为妻纲,老爷平日尽肯让着太太的,太太就让着老爷一回,也是夫妻应尽之理。就是太太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爷和姑娘想想啊。”
“这话怎么说!”郑氏抓住宋嬷嬷衣袖。
宋嬷嬷放下鸡蛋,拍拍郑氏的手,看着她满脸慈爱:“太太,说句僭越的话,我一直把太太当亲闺女看,爷和姑娘就是我的亲外孙外孙女。”
郑氏抹泪道:“嬷嬷,我也把嬷嬷当做娘。”
宋嬷嬷眼中笑意更深,面上却做一副哀叹样子:“咱们三爷自然是好的,可惜在老爷心里不好。若这时有小蹄子勾着老爷成了姨娘,养下了庶子,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