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枭雄曹操(2/4)
因而,若要众诸侯选择第一条,那条件必须是,在击败董卓后,他们能得到比击败董卓所付出的代价更大的利益,而击败董卓,他们能得到这样的利益么?
首先,咱们來,诸侯联军要彻底击败董卓,到底有几分胜算?
大家要明白一点,董卓并非败退,而是撤退,这两种情况虽是一字之差,可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二种情况的结果却是千差地别。
董卓是撤退,他麾下几十万兵力并沒有太大损失,反之,相对來说,他撤退到长安,不仅避过了联军的锋头,甚至,比起镇守洛阳來说,撤兵长安,董卓对战诸侯联军的胜算反而更大。
大家要明白一个事实,此刻董卓的实力,与诸侯联军的总体实力相差不大,双方都有几十万的兵力,甚至,相对來说,董卓的兵力反而更强,董卓的兵力是由三大部分组成:一、西凉精兵;二则是从京师接管的西园精兵,也是以前大将军何进掌控的兵力;此外第三部则是原本丁原的并州精兵;这三方人马,在整个大汉,也是出类拔萃的精兵,其中,骑兵居多。
而诸侯联军的士兵,相对來说,虽然也是各地挑出的精兵,可比起董卓的兵马,其战斗力还是有些差别的,再加上诸侯人心各异,在指挥调度上面,也是一个硬伤。
好吧,我们就算董卓与联军的士兵战斗力相等,在实力上,双方不相上下。
再另一条,董卓撤出洛阳,屯兵长安,假设,是假设,假设诸侯联军皆是大汉死忠,毫无二心,他们全部联合起來,死也要击败董卓,迎回圣驾。
面对这种情况,董卓退兵长安,又有什么样的战略意义呢?
其实,相对于洛阳來说,长安,对于董卓來说更加安全,要知道,反抗董卓的,除了西凉马腾以外,基本都是关东联军,若董卓继续镇守洛阳,将要面对的压力很大。
洛阳虽有天险,但却地处关东联军腹地,关东联军要想进攻洛阳,有很多路线,比如:最近的虎牢关;稍远一点,如孙坚,直接从白马度过黄河,而后再度过黄河直奔洛阳;再远一点,亦可绕过几个险地,从宛城,或是黄河,直接分兵函谷关;如此的话,董卓将要面对的就是三面作战,可谓压力甚大。
而董卓退出洛阳,集兵长安,这就不一样了,相对洛阳,长安对于关东诸侯來说,就有些鞭长莫及了,要想攻打长安?关东诸侯同样也有三条路,一是潼关,二是益州,三是汉中,可是这三条路,除了潼关以外,其他两条路就有些不切实际了,汉中,益州皆属于山川,蜀道难行,可不是吹出來的,而且要从这两条路攻打长安,那距离可就有点远了,等你率兵绕过去,黄花菜早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