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思想转变(3/4)
晚上张氏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想的都是儿子读书的事。
她在镇上生活,偶尔闲暇时也听别人聊起过,知道要供一个读书人不容易。
像乡下农户,如果要供一个读书人,那真是举全家之力,一家人都要节衣缩食。
他们虽然是孤儿寡母,可他们有个豆腐铺子,还有做豆腐的手艺,这一点就比别人强。
读书前期花费还好,给夫子的束脩,文房四宝,书本费,张氏一笔一笔算着。
秦遇也躺在他的小床上思考,虽然地方狭窄,但他们母子二人两年前就分开睡了。小小的住房中间还隔开一层,用做两个房间。
秦遇不是真的幼儿,也需要自己dú • lì的空间。
他娘原本不同意,秦遇没明说,怕他娘多想。于是在他娘起床做豆腐时,他也揉着眼睛醒了,跟着一起起来,不过几天,本就瘦弱的人脸颊都凹进去了。
张氏心疼得不行,这下不用秦遇提,她主动给秦遇弄了个小房间住,做事也极力放轻了手脚。
秦遇有些愧疚,但还是没改变主意。一方面是自己大了,另一方面,秦遇抿了抿唇,他很喜欢他娘,但并不想未来某一天被他娘掌控。所以从小就要树立一种他想dú • lì,他能dú • lì的暗示。
他捏着被子,看着黑漆漆的屋顶出神,脑子里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次日,张氏少见的没有做生意,而是叮嘱了儿子几句,就匆匆出门了。
秦遇注意到她娘今日换了一身八成新的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踩着一双布鞋,步子都比平时快了些。
他差不多猜到他娘做什么去。他就在家里背书,练字。
半下午的时候,张氏回来了,眉眼间有些喜色,二话不说,带着秦遇就去了书店,三字经和千字文这两本启蒙书籍,就要一两三钱。
饶是母子俩早有准备,还是惊了惊。秦遇低下头,吐了口气,才恢复如常。
张氏还想给儿子买笔墨,被秦遇制止了,他现在还用不上那些,用木枝蘸水在地上先练习就好。
书店掌柜和善劝道:“小后生,毛笔跟木枝差别多了,你若是习惯了木枝,以后再用毛笔,会吃苦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