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十九章(2/3)
弊大于利的事情,谁会去做?
殷魆突然冷笑了声,极为讽刺。
林秋延像是没听到般,看着殷魆道:“不如换个思路,如果太子的死因不是因为公国报复,而是来自于帝国内部的谋杀呢?我查到了三十年前炸成了烟花的那位总督的名字,他姓摩拉维亚,摩拉维亚是太子的母族,也就是说,这位总督还是路德维西先太子的表弟。你们为什么要杀他呢?还冒着风险费大力气去还原太子的死亡现场,我只能想到一种可能——为了复仇。
“这位总督或许是背叛了先太子,直接导致了这场令人痛憾的悲剧,可他绝不是罪魁祸首,他也没那么大的能量,那究竟是谁想要除之而后快呢?后人想要探查历史的真相是极难的,不过单看如今谁是最大的获利者就知道了。战争结束后不久,法兰索瓦三世去世,将皇位传给了幼子,如今的鲁道夫十世,可惜鲁道夫十世当时年纪太小,又不曾接受过正统继承人教育,先帝临终前便命信任的大臣德里斯泰因大公辅佐之,直到现在……不论怎么看,我家都是抒写历史的胜利者不是吗?所以你们才对德里斯泰因恨之入骨。”
其实德里斯泰因家的图书馆中的不少文献还是很片面的,但这也正常,不可能将一些机密内容放入其中,因而大多事情都是林秋延从蛛丝马迹的推测。
殷魆仍是沉默,可从他极致压抑的沉默里,林秋延知道自己猜对了。
反叛军的背后正是前□□。
“对了,还有件事我想确认。”林秋延自顾说了下去,“我先前一直在想,为什么你会对艾德里安感兴趣呢?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他的挑事,仅仅是因为他主动上舰船的行为?还是说他们布朗家跟我家作对的缘故?”
林秋延盯着那张带着面具的脸,不断提出疑问,“为何你们的士兵都不曾遮掩样貌,像你和龙岩这样的头目却都戴着面具掩人耳目?是装腔作势还是怕被人认出来?”
“在先皇太子的传记里,提到他在学生期间有两个最好的朋友,同样也是他左右臂膀,其中一个是布朗家的幼子,也就是艾德里安·布朗的叔叔,他以参谋系第一的成绩毕业于奥斯登,可惜和太子一样死在六十三年前……然而,当时那么多人在爆炸中死不见尸,如果……席威恩·布朗没死呢?”
说话间,林秋延已经站在了殷魆身前,居高临下望着他,他弯下腰,透过他的面具盯着殷魆深蓝色的眼睛,突然就笑了。
“我说的对吗,布朗叔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