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那些年 > 第七十七章 无中生有

第七十七章 无中生有(2/4)

目录

契丹铁骑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团,没有之一。辽朝皇帝耶律贤勤于政事,重用贤臣,使辽朝国力达到全盛顶峰时期。

辽景宗耶律贤的对外政策是不主动南伐、扶持北汉对抗中原王朝。收到求援信,耶律贤立即派宰相耶律沙、冀王塔尔领兵六万,火速开往太原。

狭路相逢勇者胜,负责牵制拦截契丹的郭进大军迅速占领太原以北数州之地,招抚山后诸州民户三万七千余口。

在晋北的战场上,宋军与契丹的防守反击战,打得如火如荼,不可开交,一时间胜负难料。

◆好为之,好为之

进入十月,不知道是何原因,赵匡胤感觉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喝了程德玄的汤药,这身体是时好时坏。

他每天依旧工作到很晚,急切地听闻着来自北汉的战报,进行着及时有力的战略部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进入十月,赵匡胤想到混沌道人说过的话,十月十九,如果天朗气清,是个大好天,自己还可以延寿一纪。他也想着早点立储,可是征伐北汉的战况,让他一直放心不下,立储的事,他想放到战争结束之后再办不迟。

不着急立储,赵匡胤有自己的打算。毕竟自己现在才刚五十,还算年轻,如果确立德昭或德芳为储君,群臣势必会在晋王和储君之间权衡利弊,最后触发党争,引起朝堂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荡。如果自己活他个七老八十,到时候晋王年事已高,不再适合继承皇位,自然落选。届时,在德昭和德芳兄弟中,择一优秀者为之,皇位自然过渡,这是赵匡胤所能想到的最佳方案。

不急于立储,不把话说绝,相当于留了一手,可以随机应变。

很快,十月十九这天到了,冷风吹来,赵匡胤禁不住连打几个寒颤。整天天气都灰蒙蒙的,阴霾遮蔽着天空,阴阳不开,日头忽隐忽现。

华灯初上,夜色阑珊,赵匡胤怀着忐忑的心情,登上了太清阁。仰望夜空,云层低垂,星光璀璨。如果到天亮,天象无异常,自己还可以大干一场,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如果天象不好,自己就要早点立储。他让王继恩过一个时辰,向自己报告一下天气状况。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戌时,天气骤变,俄顷之间乌云密布。赵匡胤心头一沉,天意如此,夫复何言?命人打开端门,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议事。此时,朔风怒号,一场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散下来。

亲王的身份加上京兆尹,是五代以来皇储的标配。在开宝六年,赵光义就是晋王和开封府尹。符合皇储的身份和成为真正的皇储这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真正的决定权还在于皇上。虽然自己大权在握,不到最后一刻,黄袍加身登基称帝,都不能算作是真正的胜利。赵光义闻诏,踏雪而至。

王继恩将晋王赵光义迎入皇帝寝宫,屋内,只剩下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太监宫女远远地立在廊下,左右不得闻。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赵匡胤示意赵光义落座,兄弟两人开始酌酒对饮。

从大宋立国,至今已经十六载。大宋在赵氏兄弟二人的手中,安安稳稳地向前推进发展。每个人都为它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心力心血。

酒是好酒,宴是好宴,相对无言,除了噼啪的炭火烧透的声音。

太祖手握玉斧,这件皇帝专属的手把玉,赵匡胤已经握了它十六年,原本凹凸硌手的部位,在这位马上皇帝的手中,都已经磨得光滑细腻。

烛影摇动之下,兄弟二人,两个影子,推杯换盏,投于窗上。赵光义时而离席,好像退避什么,似乎不胜酒力。

席间,廊下的人听到斧子戳地击物之声,随即听到太祖高声道:“好为之,好为之……”。一会儿,赵光义走出寝宫。此时,禁漏三鼓,殿外积雪已达数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